最近呀~相信很多意式党都跟前街一样,被“可以舀着吃的拿铁”狠狠刷了屏,自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以后,仿佛全网会拉花的、不会拉花的通通加入了DIY的队伍,然后让更多的人跃跃欲试。那咱们今天也来整一次,看看究竟它值不值得种草。
目前,江湖上流传的「可以舀着吃的拿铁」其实就是利用做布丁的方法来将牛奶咖啡变成半凝固状,因此可以倒杯不洒。值得注意的是,与前街分享过的咖啡冻不同,在凝固剂的加持下,拿铁在刚做好后立即送入冰箱,就能蜕变成细腻滑嫩的口感,而拉花也得以维持原貌,让我们边吃边欣赏。
前街查看了互联网上多个相关教程,发现做拿铁布丁要准备的材料其实很简单,只需在普通拿铁的基础上,加入吉利丁片(吉利丁粉)即可。
不过,由于咖啡是冷着“吃”的,如果采用烘焙较深的意式豆萃取,浓缩大概率会浓郁又刺激,最后导致布丁“苦不堪言”,所以为了中和口感,可以适当加入糖浆调味,并优先采用中烘类型的咖啡豆制作,这里使用前街草莓糖意式豆的espresso作为基底。
制作方法
第一步:将8g吉利丁片泡入常温水中,使其软化。
第二步:使用19.5g前街草莓糖espresso咖啡粉30秒萃取38g咖啡液(参数以当日调试为准),倒入杯中备用。
第三步:拉花缸中倒入200g牛奶,加25g原味糖浆,取出吉利丁片放进奶里一起打发至55~60°C,奶泡厚度控制在0.3~0.5cm,质地越细腻越好。
第四步:将牛奶与咖啡液均匀融合、拉花,然后立马送入冰箱冷藏。4~5个小时,待拿铁完全凝固后,便可以开始享用了。
冻好的拿铁布丁从外观上看还是不错的,尽管有轻微消泡,但上层依旧维持着原有的纹路,并且能做到翻转不撒。
而在味道方面也不逊色,吃起来是草莓糖浓缩带来的淡淡果香和白巧克力风味,上层是咖啡油脂的轻微甘苦,入口冰冻Q弹,质地嫩滑,由于加了糖浆,所以吃起来不会太苦,还带着点焦糖感。
制作细节
很多人尝试在家复刻这款拿铁拉花布丁,除了那些成功的分享,前街还发现了一些“翻车”的现象,下面我们选三个最普遍的例子来分析背后的原因。
1、拿铁布丁不成形
首先,拿铁之所以能成功凝固住变成布丁,主要归功于食品凝固剂,前街第一次的失败经验就是因为吉利丁片放少了,导致拿铁变冷后依旧很稀。这里建议制作小杯拿铁时(150~200g)使用5g吉利丁片,而如果你是250~300g的大杯量拿铁,不妨用到8~10g,就能让咖啡起到较好的凝固效果。
此外,冷藏时间不够也会导致拿铁的内部难以成形,一般建议做好后立即放冰箱冷藏4个小时以上,也可以置于冷冻室1小时,取出放在室温下10分钟,等布丁退冰后再食用。
2、味道太苦
正如前街上面提到的,这种情况往往就是意式咖啡豆的烘焙度太深所致,要想让拉花布丁免去焦苦味的侵袭,除了换成烘焙度更轻的豆子,还可以通过加入炼乳或者风味糖浆来改善口感。
像前街用暖阳意式拼配搭配小白杯(200ml)直接复刻,在不加糖的情况下,咖啡的苦味可以说是直冲脑门,所以在打发牛奶之前会先加入30g炼乳或30g风味糖浆再进行融合,这样做出来的布丁即不会发苦,也不会太甜。
3、布丁成了,但拉花没了
想要布丁带着持久不散的花纹,我们得确保奶泡的稳定性要好,而这取决于奶泡和意式浓缩油脂的质量,以及两者之间的融合情况,具体细节可以查看前街过去的文章「这些细节能让你的拿铁泡沫更稳定,消泡更慢!」。
除了这些细节以外,牛奶温度被打发过热,也会造成拉花消散的情况,拿铁从液态变成半固态处于一个降温的过程,当牛奶温度过高时,说明降温时间将延长,表面花纹的消泡速度就会比平常更快和更明显。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08-07 16: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