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吗,咖啡拉花也有一个跟手冲闷蒸一样重要的预备环节,那就是--融合。融合是指通过使用少量牛奶,预先与咖啡进行混合的步骤。之所以前街会将它的重要性与手冲咖啡的闷蒸画等号,是因为这个动作与闷蒸一样,操作时的正确与否是能够直接影响到咖啡品质的好坏。
手冲时的闷蒸没有做好会让咖啡无法充分排气,进而使萃取的难度提高,咖啡更容易出现萃取不足的可能。而咖啡拉花时的融合没有做好则会影响到拉花图案的美观、增加图案的绘制难度,严重点的甚至会影响到咖啡整体的表现。所以,融合对于咖啡拉花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预备动作。不单单是新手,对于众多入圈许久的老玩家来说,做好融合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不同于闷蒸,融合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是比较多的,稍不注意,就会给液面留下一道不可挽回的“伤疤”。
但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总归还是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样才能做出相对的调整。所以今天,前街就来分享一下在融合时经常会触发的错误,大家可以在平时拉花的时候留意一下,防止给自己增加作图的难度~一、流距太低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融合时的流距太低,这里前街先简单解释一下流距。咖啡拉花里的“流距”是指牛奶奶泡从奶缸缸嘴到咖啡液面的距离,这个距离的高低是会直接影响到拉花和融合的效果。在流量固定的情况下,流距越高,奶泡具备的冲击力就越强,反之亦然。
一般我们在融合时会使用高流距将牛奶奶泡注入,因为要让奶泡能与咖啡充分融合,所以就需要一个相对较强的冲击力来将奶泡冲到咖啡液里,实行搅拌混合。但很多朋友在操作时会比较“收敛”,会使用一个低流距来注入奶泡。然后就因为与咖啡液面距离过近,奶泡不具冲击力而导致在液面留下线条。即便后续我们拉花作的再好看,可背景会因为这些线条的存在而变得“脏脏的”、“乱乱的”,简言之图案没有那么整洁(如下图)。所以,在融合时我们需要注意控制一下流距,让它尽量高一些,避免弄脏了整洁的“画布”。
拉花时的要点除了上述的流距以外,还有就是“流量”,咖啡拉花时的流量是指牛奶奶泡从奶缸里倒出来的量与速度。正如前街所说,流量的大小同样是拉花、融合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在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尽量不要使用大流量注入奶泡,这很容易导致奶泡冲底进而反白(即出现在咖啡液底下的白色)。因为此时杯中的咖啡液量不多,奶泡可以很轻易的就触碰到底部,进而反弹“污染”液面。所以在融合时,我们尽量控制一下流量~三、流量不稳第三种情况同样是流量上的控制问题,奶泡在融合阶段注入时忽大忽小,断断续续(比下图演示的要更离谱一些)。这种情况对咖啡的不良影响会比较多,但也是最少出现的情况。
流量不稳会导致奶泡失去搅拌力,无法将奶泡与咖啡很好的进行融合。同时,还会容易在咖啡液面上生成大个头气泡。这些气泡的存在会成为一个“障碍”,阻碍着拉花时线条的通过。但就像前街所说,这是很少出现的一种情况。因为流量不稳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初学者刚刚接触拉花的时候,基本上接触拉花两到三天以后,就已经很少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四、咖啡在融合前放太久,缺乏流动性很多朋友会在融合、拉花时将重点放在奶泡上,进而忽略了咖啡油脂质量的重要性。但实际上,融合时咖啡油脂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融合时的质量。如果咖啡油脂放太久,就会分层、结块、消泡,失去流动性。
失去流动性的油脂无法很好的与奶泡融合,这会让油脂在我们正式拉花作图时,依旧保留“块状”。而这同样会成为拉花时的一个阻碍,增加我们作图时的难度。如果我们因为要打奶泡或者其它原因让咖啡油脂放太久而结块,那么最好就是在融合之前,摇晃奶泡的同时顺带摇晃一下杯中的咖啡,这能够让结块的油脂被晃散,重新与咖啡融合,重新具备流动性。这样融合时奶泡就能够更好的与咖啡混合,不会在拉花时成为阻碍啦。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02-07 16: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