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朋友在使用多段式注水冲煮咖啡的时候经常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热水该在什么时候注入”。所谓多段式注水,就是指那些需要将咖啡冲煮过程中所使用的热水拆分成多次注入的方式。例如前街经常使用的三段式,就是典型的多段式注水。而在使用多段式冲煮时,第三段及其后续段落的注水时机就是问题的所在:是要在上一段热水流完以前注入呢,还是该在上一段热水流完以后再注入呢?不同博主分享的注水时机都各不相同,而在前街分享的内容里甚至会交替使用。于是这让不少朋友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才能够开始注入下一段热水。但实际上,事情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如果分段的次数不多,那其实影响并不会很大。而要想知道热水在什么时候注入,我们仅需要了解不同时机注入热水会对萃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即可。那这次前街就结合实际操作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注水时机的不同会给咖啡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然后又该如何选择热水注入的时机。本次前街将会使用三段式冲煮出两组咖啡,每组两壶。每壶咖啡的研磨、水温、粉水比、注水方式完全一致,不同的地方仅在于第三段热水的注入时机。一组是在上一段注入的热水流至即将见底的时候,一组则是在上一段注入的热水完全流完以后,看看不同的注水时机会给咖啡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为了尽量减少人为冲煮的影响,前街在本次冲煮实验中将会使用到手冲咖啡的辅件--花洒滴滤器,它能够将我们注入的热水进行分流。这样就不会因为水流大小、搅拌力度的不同而导致萃取产生明显的差异(虽然这样也会,但相比之下就没那么大)。由于本次实验并不评判咖啡的味道,所以前街随便抓取了一支豆子进行实验,萃取参数如下:冲煮过程四壶大致相同,都是先使用30ml热水进行为期30秒的闷蒸,当闷蒸环节结束以后使用20秒的时间注入第二段热水120ml,此时时间将会来到50秒。随后根据各自的目的在不同的节点注入第三段热水75ml,第三段热水将会控制在15秒完成注入。由于注水速率控制得当,四壶咖啡的流速可以说是一致相同。四壶咖啡第二段注入的热水几乎都在1分10秒的时候即将见底,前街挑选了两壶于此时注入了第三段热水。而另外两壶则是在滤杯里的热水流完以后的时候再注入第三段热水(流完的时间均在1分20秒),接着等待咖啡滴滤完毕,就可以着手开始测量萃取率。较早注入第三段热水的两壶咖啡的总萃取时间为1分50秒,通过测量计算,它们在33°C时的萃取率分别是:16.33%和16.88%;而等第二段热水流完后再注入第三段的后两壶咖啡的萃取总用时为2分钟整,它们在33°C时的萃取率分别为:17.30%和17.58%。可以看出,即便萃取参数、注水方式大致相同,但萃取率还是因为注水时机的不同而产生了一定的出入。而导致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有两种,一个是时间,另一个则是液体浓度。在《手冲咖啡为什么最好分多段注水》这篇文章里前街有分享到,分多段注水能够有效提升萃取率,原因与其同理,就是水与咖啡粉有更多的接触时间,同时萃取咖啡的液体浓度会相对更低。因此,大家就应该知道该如何决定注水的时机了吧!当你想让咖啡获得更多的萃取率时,就可以选择在上一段热水流完以后再注入下一段热水。例如因为研磨过粗、水温过低,导致上一段热水流速太快、容易产生萃取不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等热水流完后再注入下一段。或者是将注水拆分成更多段落,进一步提高咖啡的萃取率。而如果你想适当抑制咖啡的萃取率提升,比如当水温过高、研磨过细,上一段热水因堵塞流速缓慢的时候,出现这些容易导致过萃的情况时则可以将注水时机往前稍稍。在上一段注入的热水在杯中的量余三分之一(或即将见底)的时候就可以注入下一段热水。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朋友会认为等待时间的延长会导致热水、粉床的温度降低,反而会让萃取率得到下降。但实际上,由温度产生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是不及时间和浓度的,所以我们并不需要担心温度因时间延长下降所产生的影响~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05-09 08: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