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为身边没有可以喝咖啡的地方而苦恼着,不妨在家里备一个操作非常简单的法压壶,就跟泡茶一样,短短几分钟就能做出一杯香醇浓郁的黑咖啡,堪称“懒人的福音”。话不多说,本篇文章前街就带大家来好好认识一番这个咖啡器具。
说起法压壶,它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由梅耶和德尔福两位法国人联手发明了「活塞过滤咖啡装置」,在申请专利后,将其取名为法压壶进行正式售卖。
但由于这版法压壶在下压制作咖啡的时候,无法让滤网的重心保持平衡,致使咖啡粉很容易就从缝隙偷跑出来,喝起咖啡来经常是一口咖啡一嘴渣,所以销量十分惨淡。直到二十世纪,由意大利人修正了这个“BUG”,他们在滤网上加装了一组弹簧,使滤网下压能够保持平衡的同时,还能增加滑动性。因此,这个版本的法压壶制出的咖啡不再使人一口咖啡一嘴渣,于是,方便快捷的它立刻就受到了追捧,它也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个版本。
从外观上我们就能够看出,法压壶的构造并不复杂。它由装承咖啡的壶身,及带有金属滤网和弹簧片的压杆组成。制作咖啡的步骤也十分简单,投粉→倒水→等待→下压→制作完成~但往往,一些小白朋友难免会泡出一壶在味道上不尽人意的法压壶咖啡。
由于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会有着能够影响萃取的大动作,那么,在排除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后,我们就知道:问题,必然出在参数方面。首先就是研磨!研磨方面,在网络上我们所能见到的法压壶教程里,推荐的一般都是粗研磨!同样,前街也是建议小白使用较粗的研磨来进行法压壶的咖啡制作:20号筛网的70%过筛率是一个比较适合法压壶浸泡的研磨度,用类比法的话来说就是粗砂糖研磨。
当然,并不是说不能够采用细研磨,只是粗研磨有着更多的容错空间,能够减少由于浸泡过久而出现过萃味道的概率!而细研磨就像一把双刃剑,泡好了,风味就极其饱满,泡不好,就是满嘴的苦涩味道!
除了容易过萃之外,它还有一个缺点——极细粉过多。因为金属滤网的缝隙没有滤纸的缝隙那么小,使得这些极细粉能够轻易通过滤网的缝隙,加入咖啡液中。这样一来,咖啡虽然会增加些许的醇厚口感,但也会因此流失了大量的干净度。
因为法压壶的注水是一次性注入,浸泡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增加萃取率的搅拌动作,所以呢,我们需要提高些许的水温来补足这个萃取率,比常规的手冲温度高1~2°C就可以啦。中浅烘焙的咖啡豆建议使用的水温在92~94°C;而中深烘焙的咖啡豆建议使用水温是在89~90°C即可。
如果我们需要调控咖啡浓度的话,那必然就要提到粉水比例了!1:16这个粉水比是法压壶较常用,且萃出来的咖啡浓度比较适宜的一个比例。用它萃取出来的咖啡浓度会在1.1~1.2%区间。如果有像前街一样比较喜欢浓郁咖啡的朋友,那么不妨试一下1:15这个粉水比例,萃取出来的咖啡味道会更加浓厚,饱满。
最后便是浸泡时间啦!像前面所说,由于缺少了人为的搅拌,要将咖啡里的物质萃取出来就需要提高其他地方的萃取率,而浸泡时间便是另一个需要提高的要素!在同一条件下,浸泡时间越久,萃取率就越高,当然啦,萃取率高了,过萃的几率也会随之提高。
经过前街的测试,若采用的是中浅烘焙的咖啡豆,那么,配合以上的其他参数,将浸泡时间控制4分钟左右会较为合适;如果是中深烘焙的咖啡豆,那么,浸泡时间则控制在3分半左右即可。这两个时间节点既能够充分浸泡出对应烘焙程度的咖啡风味,同时也能规避浸泡过久带来的苦涩味道~在使用完法压壶以后,一定不能够忘记进行深度清洁!因为浸泡过后,咖啡的油脂及其他物质会残留在金属滤网上,如果清洗不及时,将会很容易导致氧化!
所以前街建议,在使用完毕后务必进行拆分清洗,将所有零件拆除开来,挨个清洗。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咖啡的美味产出,还能够对我们的健康有着一定的保障~而除了泡咖啡之外,它还能够用来泡茶、打发冷热奶泡进行拉花,可谓集一众优点于自身,关键是价格十分适宜,简直不要太内卷!!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3-09 15: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