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制法中,日晒处理与水洗处理大家都非常容易理解,但半日晒处理与半水洗处理大家就一脸懵懂了,这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处理法呢,对咖啡风味有什么影响呢?本文前街专门开启了有关“半日晒”的主题,为大家好好地捋清这个加工方式为何。
半日晒?半水洗?
其实半日晒处理法与半水洗处理法其实表达的意思是同一种处理法,因为其处理方式正好都有日晒处理与水洗处理的过程,但其实它正确的叫法应该是Pulped Natural,即果肉日晒法。
这种处理法诞生于1990年的巴西,在这种处理法出现前,巴西使用的是传统的日晒处理,就是很粗狂地大面积平铺在晒场进行干燥,原因是成本最低。其咖啡很容易就参杂其它的杂质,很容易受感染变质。使其咖啡整体出现腐败的味道。
而早在18世纪中期,荷兰人就已经使用水洗处理法处理咖啡了。但放在巴西,这很不现实,巴西是个水资源不丰富的国家,若使用水洗处理,平均1吨的咖啡果要耗费10-20吨的水,巴西咖啡如此巨大的产量根本耗不起水。
到了1990年,巴西终于通过多次实验处理,发明了果肉日晒处理法。
半日晒处理过程
咖啡果实先经水槽剔除瑕疵浮果,接着刨除果皮、果肉与部分胶质层,再水洗一个小时,由于浸水发酵时间很短,果胶不易全部冲掉,豆壳上仍残留果胶,此时再将黏答答带壳豆铺在曝晒场晾干,最好采用透气性好的非洲高架网床。
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会发现,这不就是类似于水洗处理吗?没错,它与水洗处理非常相似,只在于它的浸泡时间比水洗处理短得多,因此果胶层很好的被保住了再进行日晒。
这种处理法与水洗处理相比节省了大量的水,降低资源成本,也改变了巴西粗放式日晒的恶劣咖啡品质,因为由于去除果皮果肉,其日晒干燥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而也降低受感染的几率。可以说是巴西独特的因地制宜的处理方式。
半日晒处理的咖啡风味如何?
在前街咖啡的豆单中,有一款豆正是半日晒处理的,它就是巴西红波旁。它产自海拔1000米的南米纳斯州。前街咖啡采用的中度烘焙。
前街咖啡:巴西 ·红波旁咖啡豆
国家:巴西
产区:米纳斯吉拉斯州 喜拉多
海拔:1000米
品种:红波旁
处理法:半日晒
风味:焦糖、花生、奶油、巧克力、杏仁
通过杯测,其风味是甜感高、干净、柔顺、酸值低,花生、杏仁、坚果、巧克力的风味。该处理法处理的咖啡中酸度,甜度,调味度,及香味都相当的不错,但却没有令人惊艳的感觉。
半日晒处理的衍生——蜜处理
如今,能看到半日晒处理的咖啡少之又少,但很多人不知道,我们所熟悉的三大处理法中的蜜处理就是哥斯达黎加借鉴巴西的半日晒处理法的。蜜处理比巴西半处理法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蜜处理滴水不沾,因此在咖啡果的挑选会更严格,追求饱满的果胶。
咖啡果胶,主要介于果皮与果肉之下,羊皮纸之上,是由水、蛋白质、还原糖、果胶等成分构成。实际上,果胶也属于果肉的一部分。当咖啡果成熟时,内部会产出果胶酶,酶分解了果胶键,将原本硬身的果肉纤维软化成富含糖分和果胶的一种水凝胶黏液。当使用机器剥去果皮与大部分硬果肉之后,剩下包裹在羊皮纸外的黏液层就是我们所说的「果胶」。
在咖啡加工的世界里,果胶就是一个很甜的物质,它有着含水量大、含糖量高的特点,且不容易与咖啡种子分离。因此,通过蜜处理打造出精致水果风味的关键,就是果胶的保留量以及利用糖分发酵的程度,农户可以采用专门的定量去胶机设备,也可以通过调整每日的人工翻动次数,来获得不同蜜色的咖啡生豆。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03-22 18: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