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品咖啡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前街咖啡
待你满心欢喜的萃出一杯浓缩,入口发现!它!酸度居然如此尖锐!!!或者,味道极其苦涩!!!
经常自己制作意式咖啡的朋友们就能够立刻领悟到:这场浓缩的调节战,一定会相当不简单!明明昨天还是非常好喝的状态,怎么到了今天就出现了这种令人崩溃的味道!有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在减少咖啡豆损耗的同时,快速校正浓缩的味道呢?
为什么咖啡豆会变味?
并没有夸张化喔~萃取出来的浓缩咖啡之所以一天一个味,就是因为它的萃取会受到咖啡豆的状态、空气的温度、湿气这三个方面的影响!
咖啡豆从烘焙完成开始就会不断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会在萃取的时候增加一定的阻力,而随着气体的排放,阻力将会逐渐下降,最终导致参数产生变化。
打个比方:第一天你可以用19g的咖啡粉,用30秒的时间萃出38ml的液体,但由于夜里的咖啡豆也在不断排气,阻力没有那么大了,第二天你用19g的咖啡粉萃出38ml的液体可能只需要26~28秒。
以及湿度、气压的改变!当室内湿度越高,空气中弥漫的水分子将会越多!这就容易导致处于干燥环境的咖啡豆吸收大量的水分子,从而影响咖啡液的稳定萃取,而气压的浮动也会细微影响到咖啡机萃取压力的强弱。
所以当你用前一天的参数来萃取今日的豆子是难以复刻出昨日的味道。这就是为什么咖啡师每日早上第一件要做的事情都是--校正浓缩的风味,主要就为了让每天的咖啡都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味道。
如何校正浓缩?
首先,先不动研磨度!研磨是万不得已才会调整的,毕竟调一次磨最少要损失一份咖啡粉当做“炮灰”,因为掺杂了上一把研磨的粉量,所以它萃取出来的数据无法用做任何参考!只能够丢弃。
在参数与昨日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例如昨日是18g粉30秒萃取出了36ml,今日是18g粉28秒萃取出了36ml),那么,我们就可以先从萃取比例下手。
意式浓缩的萃取比例
咖啡圈里的手冲咖啡拥有着1:16这个被认证的「黄金萃取比例」,但到了意式咖啡这边反而没有精确的标准,大家统一都默认了萃取的比例是1:2,也就是1g的粉萃取出2ml的液体。
之所以没有精确的标准,就是因为意式萃取能被影响的因素较多,无法直接像手冲咖啡一样套用模板来达到需求。
那么,当浓缩出现了尖酸的味道,那就大概率是萃取不够充足,我们就可以将萃取拉长,将原来18g粉萃出36ml的液体提升到38ml,每次以2ml的液量递增,如果能够明显感受到酸质的尖锐度下降,就说明调整对了方向。
但如果出现了苦涩的风味,就说明萃取的量已经超过了能够萃取的芳香物质,形成过萃,那么我们就要向下调整,减少萃取了!
咖啡粉的使用量
除了萃取的比例,我们还可以从加减咖啡粉量来调整萃取的浓淡,0.2g的粉量就足够让咖啡的味道产生较大的变化,所以在调整粉量方面,我们也是以0.2g逐步递增(减)。
比方说你使用了19g粉,花费了30秒萃取出38ml的液体,但你仍然感觉萃取不够,有些尖酸(或者是萃取过度,苦涩)。那么在萃取的液重不变的情况下,就可以适当的减少粉量,每次以0.2g的加减进行调整。
研磨度
当你的粉量已经使用到粉碗的极限,例如20g的粉碗用到了20g的咖啡粉,但萃取时间飞快,24秒就萃完了38-40ml的液体,喝起来十分尖酸!这种现象就说明研磨过粗,缝隙过大,粉无法充分的接触到热水,造成了无效萃取。那么这个时候就要调整研磨了!
刻度往数字小的方向旋转一小格,然后将磨出的第一把咖啡粉过掉,再使用同样的粉量萃出同样的液体,你就会发现萃取的时间比原来的更长,风味更加饱满了,然后再使用上面两个方法进行细致调整即可!
而如果是同样的20g粉量,需要用到40多秒才能够将其萃取出38ml的液体,在不是中浅烘咖啡豆的情况下,那么萃取出来的咖啡液大概率是过萃的。
这时我们就要往数字大的方向调整研磨,数字越大,研磨越粗,以此来增加水能够通过的缝隙大小,减少萃取的力度,最后使用前两条方法进行细调,就能够得到萃取恰当的浓缩咖啡啦!
当你熟练掌握了调整的技巧之后,就能够快速找到对应的调整方法。尖酸、苦涩、寡淡全都不在话下!但如果只是在家满足自己的每日嘴瘾,无需出品!那么就不需要那么麻烦啦,方便自己的惬意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07-30 16: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