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迪,一个就算是常喝咖啡的人也未必熟悉的地方,但如果提及非洲的精品咖啡产区,前街就不得不聊聊这一“冷门”的东非国家了。
位于东非大裂谷之上,布隆迪是一个坐落在非洲中部的内陆国家,这里到处遍布高原与山地,平均海拔在1600米以上,是尼罗河水系与刚果河水系的正中分水岭,被冠以「非洲之心」的称号。鼓与咖啡是布隆迪当地文化的两大重要象征,当地国家级咖啡执行单位ARFIC(National coffee Regulation Authority)还特别地将咖啡命名为[NGOMA COFFEE],当中的NGOMA就是鼓的意思。
约在1930年代,咖啡由比利时引进布隆迪栽种,原本当地人并无饮用咖啡的习惯,此前更没有种植咖啡的历史背景,因此早期的咖啡豆品质较为一般。由于布隆迪是一座无出口港的内陆小国,与其他领土辽阔的产国比起来,地理上有更容易抵达咖啡水洗场的优势,但产地资讯不够透明化、内陆运输成本昂贵、出口手续复杂等因素,却一直限制着咖啡产业的发展。
直到1993年,来自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的专案辅助为布隆迪的咖啡产业带来了转变的契机,当地整个行业也渐渐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专案主要实施了两大策略,一是广设咖啡水洗站,一是全面增加咖啡树的栽植总数。如今,布隆迪每亩的鲜果产量约为230公斤,咖啡年产量也达到了18000吨。
在2007年以前,所有的咖啡生豆处理站点均隶属国营管理,效率低下,产出的咖啡生豆品质也良莠不齐,所以当时外界对布隆迪咖啡的评价往往是品质一般的非洲豆。好在2007年之后,政府开始鼓励建立私有的咖啡水洗站和日晒处理场,农户也更积极地参与到咖啡生产当中。2011年,卓越杯(COE)首度在蒲隆地举办咖啡生豆赛事,这才引起了国际关注,并彻底改变布隆迪咖啡的命运。
如今的布隆迪几乎全国都生产咖啡,其中名气比较大的咖啡产区包括Buyenz(布雍吉)、Kayanza(卡扬萨)、Ngozi(恩戈吉) Mumirwa(慕密瓦)、Kirimiro(奇里密罗)。它们大多位于首都GITEGA市以北、地势较高的山区,继续往北,就是邻国卢旺达了。
Buyenz位于布隆迪的北部,与邻国卢旺达接壤,咖啡树主要集中生长在Kayanza(卡扬萨)和Ngozi(恩戈吉)两个精华产区,曾在2012年囊括了卓越杯多个冠军与优胜批次。两地的海拔均在1700~2000米之间,3月和4月开始进入雨季,采收后的7月恰好是干季,外加显著的温度差,让这里的咖啡不仅风味纯正,还让豆体的密度更高,可以储存更多的芳香物质。
与其他我们熟悉的非洲咖啡产地一样,布隆迪均以家庭小型的咖啡园种植模式为主,只有极小部分属于庄园式管理。布隆迪境内约有超过300个咖啡生豆处理站,8个脱壳厂,但许多处理站的规模并不大,只有邻近的咖农会送来鲜果,因此每个水洗站收到的鲜果所处的海拔差别不会太大。
布隆迪的咖啡生产95%都会采用水洗式进行后置处理,但也会分成两种做法:一种称之为“Washed”,可译成手工水洗,是由农户自己手洗处理再交由水洗站的加工方式,目的是争取更多的议价空间,但由于手法及场所简陋,往往品质不一;另一种是直接把果实打包送往水洗站统一处理,麻袋上会标示为“FW(Fully Washed)”。由于处理站有专门的设备和加工流程,所以比起手工剥皮的批次,品质上相对更有保障。但无论采用哪种处理方式,当鲜果送到处理站后,鲜果都会依据品质分开处理,以此来鼓励他们采摘更优良的咖啡果实。
布隆迪咖啡的水洗流程:获得鲜果 → 漂浮筛选 → 脱皮 → 湿发酵12小时 → 洗去果胶 → 带壳豆→ 再次分级(手选瑕疵豆)→ 日晒干燥 → 脱壳厂 → 生豆分级 → 打包仓储。
水洗的处理方式让布隆迪咖啡的酸度柔烈兼备,醇度浓淡相宜,甘甜辛香,前街曾经在一款名叫非洲之心的布隆迪咖啡豆中,就感受到这般特点。为了保留丰富的花香与果酸,前街选择了中浅烘焙来呈现这款咖啡,杯测时,入口先是呈现出百香果、菠萝、果干、花香和蜂蜜等优质的风味,明亮的酸质与柠檬气息让人喝完仍留下深刻印象。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更多精品咖啡豆请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号:qjcoffeex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1-28 1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