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许都有类似的困扰,即使购置了相同的设备、器材,也很难复制出在咖啡馆品饮到的精品咖啡的味道,手冲咖啡是、虹吸咖啡是,意式咖啡是,究竟要如何在家调整研磨刻度、判断水温,进而到调整闷蒸时间、注水方式与填压手法、搅拌技巧呢?
平衡意指味觉感受到的酸、甜、苦,让人觉得舒服、好入口。 同样的一支中焙咖啡豆,可能因为冲煮方式的不同,能够很酸,也有机会很苦,光是冲煮造成的变化幅度,就相当剧烈,水粉比也直接影响了咖啡的浓度表现。 不过在冲煮阶段,由于对香气能够做的改变十分有限,口感又几乎和平衡与浓度连结在一起,因此整体在排序上,会往后推延了一些,希望大家不要过于执着。

在义式咖啡的部分,每次增减粉以0.5g为基准,手冲咖啡则建议每次增减粉以1g为基准,若隐隐约约感受得出差异,但不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方向,可以在测试的时候,让差异拉大,以义式咖啡为例,第一次增减粉能够以1g为基准,若测试后若品饮结果是自己期待的方向,再微调修正回适当的粉量,减少测试的次数。
在义式咖啡的部分,每次调整以半格为基准,手冲咖啡则建议每次调整以一格为基准,相同的,若隐隐约约感受得出差异,但不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方向,可以在测试的时候,让差异拉大。 以意式咖啡为例,第一次调整以1至两格为基准,若测试后若品饮结果是自己期待的方向,再微调修正回合宜的研磨刻度,减少测试的次数。
香气多为挥发性的芳香物质,易被高温所破坏。 状态仍然良好的咖啡豆,若因为香气减弱、风味释放较缓慢而接受高温榨取,未免会有反效果,因此建议降低水温,保留其芳香物质。
每次冲煮后,仔细品饮感受咖啡中缺少的部位,并思考期待咖啡在浓度与酸苦平衡上的方向。 当浓度或味觉平衡其中一项满足时,能够再透过研磨度或水温的调整,加重自己期待强化的项目。 基本上在大部位调整恰当后,就能够得到既平衡又浓淡适中的咖啡,接着再随自己的偏好进行微调,不但能够让调整更有效率,也可以协助自己建构一套富有逻辑的校正架构。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1-09-03 2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