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的一个经历,有位客人在点单时这么要求道,“我想点一款手冲咖啡分别冲两杯,我想体验这款豆子两种不一样的味道。”
当听到这个要求的时候,前街先是愣了一下,“这……有啥难度的,如果知道咖啡冲泡参数对咖啡味道的影响就知道,稍微改变一下参数就能使最终的咖啡味道不一样。”
缓过神来,大概明白了客人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要求。这位客人应该是注重于“冲”这个环节上。正如在指定豆子的手冲冲煮比赛中,选手们用同一款咖啡豆进行比赛,分出胜负。我们也经常也听到一些声音,“你冲的这款咖啡很甜啊!” “你冲的咖啡很香啊!” “A冲的咖啡甜一点,B冲的咖啡酸一点!”……
这些通过“冲”体现出咖啡味道的差异,其实源自于冲煮者对于冲煮参数的理解以及对咖啡豆的了解程度。在冲咖啡的过程中,酸味物质释出会比较快,紧跟着是甜味物质,最慢的是苦味物质。而对于控制这些物质的释出量,我们能通过改变水温、研磨度、萃取时间、冲煮手法来间接控制。
根据这个思路调整参数,把一款咖啡豆冲出两种不一样的风味体验根本不难。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分别用“一刀流”与“三刀流”冲一款咖啡,“一刀流”的就会表现出明亮的酸质、干净的口感;“三刀流”就会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复杂的香气。
从客人的角度上看,可能会认为这位咖啡师很有水平。而在冲煮者的角度上看,冲的方式对咖啡味道的表现固然重要,但凸显出色的风味功劳最大还得是咖啡豆。
咖啡冲煮是处于咖啡链中的末端环节,可调控的区间其实是很小的,最大程度也只能表现咖啡的甜味明显点或口感厚重点(都是相对而言)。如果是一款糟糕的咖啡,很难通过冲煮把这款咖啡变得很好喝。简单来说,冲煮并不能化腐朽为神奇,只能锦上添花。
在前街的认知中,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处理法的咖啡豆应该都会有不同的风味表现,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单品咖啡的魅力。因此,前街会把冲煮简单化、稳定化,用最简单、变量因素最少、最稳定的方式表达出咖啡豆本身的风味。
如果你想尝甜感高的咖啡、酸一点的咖啡或者特别味道的咖啡,不妨放大视野,在咖啡豆中选择,其味道的差异远远大于“冲法的不同”。
(那不同的冲法有意义吗?其实是有的,很多咖啡的“最佳冲法”并不是只根据纸面数据推理出来的,而是经历过无数的不同的冲法,不断的积累经验,最终总结出来的。而在你在咖啡店喝到的,正是被总结出来的结果!)
本站推荐: 咖啡豆 瑰夏咖啡 星巴克菜单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十大最好喝的咖啡豆 深烘和中烘哪个好喝 星巴克最好喝的前十名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咖啡豆种类 descaling 咖啡性功能 白领好咖啡 放咖啡渣的桶 手动咖啡粉 咖啡器摆件推荐 颜值胶囊咖啡机 可可粉溶脂咖啡 咖啡过滤器方形 咖啡色冰丝短袖t恤女 三点一刻咖啡 比喻为咖啡 点咖啡种类 所有咖啡的密语 患高血压喝咖啡好吗 无糖咖啡用开水泡还是温水泡 喝咖啡的奶精球会怎么样 咖啡系列介绍视频 好卖的夜店咖啡厅 金钻石咖啡厅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05-09 16: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