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品牌跨界“卖咖啡”早已司空见惯。除了同是餐饮界的选手,去年我们还看到了邮局、李宁、特步、脑白金、华为等大牌先后入局,形成“万物跨界咖啡”的景象。
风格各异的跨界咖啡
与前几年一样,咖啡依然是资本界的优先选项,“亲自下场卖咖啡”的巨头们也越来越多。
2022年2月,国内首家邮局咖啡在厦门正式开业,随后不断进入多个热门城市,目前拥有12家实体门店。邮局咖啡联合创始人/CMO董可欣还立下了“百店计划”的Flag,希望能成为新一代的“国民咖啡品牌”。
提到跨界咖啡,笔者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同仁堂推出的旗下品牌“知嘛健康”,主打“朋克养生”的草本咖啡,成功俘获一群“猎奇”的年轻人。
除了传统老字号,运动品牌、互联网企业、连锁餐饮也都不甘落后。先是有李宁的“宁咖啡 NING COFFEE”和特步的“特咖啡 XTEP COFFEE”,接着是狗不理包子、太二酸菜鱼的定制款咖啡饮品,还有猿辅导投资的新咖啡品牌「Grid Coffee」、电子烟品牌RELX悦刻推出的「醒刻ON」咖啡品牌,就连主打老年客户群体的脑白金也想来分一杯羹……
这样一看,这些跨界选手涉猎的行业数不胜数,但都与咖啡毫不相关,却都切入到咖啡市场中来,咖啡真的这么“香”吗?
“卖咖啡”之意并不在咖啡
跨界品牌进入咖啡市场的目的,无非是借助咖啡这一自带流量的年轻元素,增强大家对品牌的印象,进而留住更多客户群体。“咖啡+”让大牌们能轻松地获得足够的曝光率,个性化的风格或许还能成为部分年轻人追捧的网红打卡点。
为什么大牌们只执着于咖啡?
《中国咖啡新浪潮——2022中国咖啡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如今的咖啡消费已经从“赶时髦”变为“咖啡续命”,年轻消费群体已经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咖啡也变成了一种“日常饮品”。
随着咖啡逐渐普及化和大众化,除了饮品本身,咖啡连带产品的销量也得到了不少增长。大牌们就是看中了咖啡市场这一火热局面,认为咖啡圈内竞争更小、潜力更大,加上网络营销带来的噱头,借此机会加深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比如“酸菜拿铁”不一定有人喝,但总是会有人拍照发朋友圈呀~
然而,一旦热度冷却,咖啡也“救不了”
回到咖啡圈内,各大连锁品牌众多,竞争也是相当激烈,为了在咖啡界存活,“内卷”的招数层出不穷。而这些跨界品牌作为行业的“门外汉”,自家产品的受众群体和咖啡消费人群都不重合,恐怕最后也还是成为了大众前去打卡的一次性探店流量。消费者去李宁门店里购买衣服,和去咖啡店喝咖啡,追求的完全不是同一个空间,消费目的终究会形成分歧。另外,又有多少个人愿意为了一杯免费的咖啡,硬是消费满499呢?
总的来说,咖啡市场的前景光明,市场规模与潜力巨大,入局者众多。但为了抓住一时热度,而盲目跟风跨界,只会让自己丧失了多年积累的好形象,所以跨界咖啡仍然需要三思而后行呀。
本站推荐: 咖啡豆 瑰夏咖啡 星巴克菜单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十大最好喝的咖啡豆 深烘和中烘哪个好喝 星巴克最好喝的前十名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咖啡豆种类 深圳网红咖啡店 咖啡专场 美酒加咖啡试听 意式咖啡机教程 咖啡色雪纺衫长款 下雪了喝什么咖啡 希拉里咖啡店 茶可以和咖啡混合吗 口袋之旅咖啡屋图鉴 外国人点餐咖啡 香薰咖啡豆 咖啡草花语 把咖啡比作 美国能量咖啡的作用 好的咖啡壶牌子 咖啡机是什么类目 失恋喝咖啡图片 商场的咖啡 咖啡馆对原料产地的选择 新余瑞幸咖啡收现金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02-08 18: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