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咖啡豆的分级方法通常会根据种植国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的,有按咖啡豆大小来分的,如肯尼亚咖啡;有按海拔高低来分的,如蓝山咖啡;有按咖啡瑕疵率来分的,如埃塞咖啡。
埃塞作为阿拉比卡的基因库,咖啡品种繁多,鉴别难度大。加上当地政府出于保护这些未知品种,避免各国从业者争相获取,所以决定以原生种「Heirloom」来统称它们。标注原生种的生豆,看起来颗粒小巧,形状大小不一,外型较为浑圆。
在埃塞,由于咖啡树多半是以野生、半野生的状态生长,每当采收季节到来,你可以在田间、后院以及森林里看到相继成熟的咖啡果。一片咖啡树林中,数十种形态各异的咖啡品种混在一起都是家常便饭。咖农并不会主动去区分这些品种,而是以“混合”的形式采收,接着将咖啡果送到附近的处理厂统一加工。正是因为这种“不严谨”的生产采收方式,埃塞咖啡豆往往看起来大小不均、形态各异。
基于以上情况,出口时就很难像肯尼亚一样按生豆大小来分级,所以埃塞政府决定按照瑕疵率的高低来划分。
埃塞旧的分级制度是单纯的按照咖啡豆的瑕疵率多少来分的。2009年以前,也就是在埃塞俄比亚商品交易所(Ethiopia Commodity Exchange简称ECX)出现之前,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出口等级由农业部下属的CLU部门(Cupping and Liquoring Unit)制定的,咖啡豆分为五级。G1和G2等级只有水洗处理法的才可以排得上,G1和G2才算是精品咖啡。2009年以前埃塞出口的水洗豆均为G2等级。G1的水洗豆极为珍稀,一般很难买到。
传统的日晒处理过于粗糙,每个咖啡农都可以在自己小院当中进行,会直接铺在屋顶、地面上晒干,粗糙的手法容易带来不愉悦的味道,甚至参杂着石头、树枝等,造成咖啡品质参差不齐。1970年代,埃塞从中南美洲引进了水洗处理法。相比日晒,水洗多了一道“浮选”的工序,就是将浮在水面上成熟度不足的豆子和杂物剔除,得到品质更稳定的咖啡,水洗在当时也被视为较高级的处理方法。那时候,只有水洗豆能够做到G1或G2等级,日晒豆通常都在G3以下等级。
Grade 1 也就是G1等级代表水洗豆每300g中含瑕疵豆数量0—3颗;
Grade 2 也就是G2筀级代表水洗豆每300g中含瑕疵豆数量4—12颗。
ECX的新分级法(按照咖啡豆的瑕疵率与杯测综合评分来分级)
2009年10月,埃塞在美国精品咖啡协会和欧洲精品咖啡协会背书见证下,正式启动
埃塞俄比亚商品交易所(Ethiopian Commodity Exchange,简称ECX)的分级新制。在原本瑕疵率分级的基础上,还需结合杯测分数的高低来综合评级。日晒咖啡豆也不会只是G3、G4、G5的等级了。日晒豆只要经过ECX杯测师的评监,优质的日晒豆亦可冠上Grade 1和 Grade 2,打破了半世纪以来日晒豆没有第一级与第二级的“惯例”。如今,市面上常常看到标着G1和G2等级的日晒批次埃塞咖啡豆,反而G3开始慢慢变少了。
ECX将所有的咖啡按照处理方式:日晒处理方式和水洗处理方式定义为三种类型:
G1和G2等级的水洗耶加雪菲,区别有多大?
这里前街以耶加雪菲为例,通过观察和对比科契尔咖啡豆(G1)和水洗耶加雪菲口粮豆(G2),看看两个等级的区别到底有多大。
从未烘焙的生豆来看,G1的生豆整体颗粒比较均匀,色泽更为统一,瑕疵豆明显更少;而G2的生豆大小则有点参差不齐,瑕疵颗粒较多。从生豆的瑕疵率来看,G1肯定比G2好,因为瑕疵少了,豆子的品质也就更加好了,价格自然也会更高一些。比如我们买苹果,大小比较一致和大小参差不同的,虽然味道上没有什么区别,但还是会第一眼就是认为大小一致的比较漂亮、更好吃,当然价格也会更贵。
前街考虑到耶加雪菲采用了浅度烘焙,浅烘豆比较硬,需要用较高温的水来进行冲煮。前街用V60和91度的水温,研磨度为80%,粉比1:15来进行冲煮。
G2的水洗耶加雪菲风味:白色花香、柠檬、柑橘、茶感。
由于两个批次都属于水洗的耶加雪菲,在生豆和熟豆两个环节也都经过了挑选,因此咖啡的味谱并没有相差太远,均呈现明亮的酸质与花香。但经过直接对比,G1的口感明显要比G2干净,香气也更为精致且丰富。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06-12 09: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