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朋友们发现没有,当咖啡师制作一些产品的时候,总会用某件物品撞击桌子,发出“Duang Duang Duang”的声响,就好像某种加成仪式,这样做能使咖啡更好喝一样。
事实上,这些动作的出发点确实是朝着将咖啡做的更好喝而进行的。但难免,动作幅度太大的时候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影响。所以,前街就来分享一下咖啡师们要这样做的原因,以及相对妥善的解决方法吧!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敲击声响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制作手冲咖啡的时候。因为天气更加干燥,在研磨时,咖啡粉会更容易因为摩擦,进而产生静电现象。静电现象不仅会让一些颗粒较细的咖啡粉吸附在一块,成为萃取时的阻碍,还会让咖啡粉吸附在承装咖啡粉的容器上。因此,咖啡师们就会通过敲击来将吸附在一起或者吸附在某个容器上的咖啡粉给震散/震下来。

当咖啡豆的烘焙程度越深的时候,产生的静电吸附力也就越大,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次数去敲落咖啡粉,而这样确实会给周围的人造成影响。因此,前街在这里列出一个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前街也是常常提到,那就是--使用RDT!

RDT是由David Ross提出的一个除静电方法,全称为Ross Droplet Technique(罗斯滴液技术),简称RDT。这个方法很简单,既然是因为过于干燥导致静电的产生,进而让咖啡粉出现吸附、结块抱团,那么,我们直接就将问题在源头上进行解决即可。通过将极少量水喷洒在咖啡豆上再进行研磨,这样就可以解决干燥,静电现象也就不会太容易产生。但实施这一做法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最好找一个能够雾化水的器具来执行,这样可以确保水量可以得到控制。一旦我们喷洒的水量过多,将会对咖啡豆的风味,磨豆机的刀盘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水量一定要少。而如果不想加水的话,我们也可以将敲击处设置在一些比较软的地方,如在桌子上垫块布,或者垫块橡胶之类的~还有一种情况会导致咖啡师敲桌的原因,那就是在制作热奶咖的时候,奶泡没打好!当我们在打发奶泡的过程中没有用对方式或者是出现了失误,导致表面留有很多大颗粒的气泡。那么绝大部分咖啡师都会通过敲震拉花缸来“捅破”这些泡泡,而这一动作也有个专业的名词,叫做「震缸」。
相比于其它的方式,震缸可以更迅速的消除表面的大气泡。但同时,它的负面效果也不少!因为震击的力度往往会比较大,所以这会加速奶泡和牛奶的分层,如果没有马上投入使用,这将会使奶泡在短时间里因为分层导致缺乏流动性而变得更不利于拉花。
当然啦,不止震缸,倒缸也是如此(倒缸:将牛奶奶泡从一个缸倒入另一个缸里)。虽然它同样能够起到消泡作用,可同样也会加速牛奶和奶泡的分层。但跟震缸不同的是,它并不会发出太大的声响。所以!我们在不想惊扰别人,不惧麻烦(多洗一个缸)的情况下,用倒缸来消除奶泡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10-08 17: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