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打工人精致的一天,往往只需要一杯现磨咖啡,而美式就是无数上班族的首选。
无论在哪种因素的加持下,美式都总是一家咖啡店的“顶梁柱”,因此很多时候它的味道会直接影响人们对这家店的第一印象,甚至发出“连杯美式都做不好,其他咖啡就更别谈了”的感叹。在他们看来,如果一杯美式味道好或者还不错,那下次应该还会再来;但如果到手后很长时间都没喝几口,说明它不太讨人喜欢,也就大概率不会再回购了。
但常言道,百口难调,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一杯咖啡好不好喝是非常主观的,有人偏爱浓香醇厚的苦咖啡,也有人中意淡雅清爽的酸咖啡,不同的喜好深深地影响我们对一杯美式的最终印象。那么如果我们抛开个人喜好,仅从品鉴的角度出发,一杯好喝的美式咖啡应该是什么味道(口感)的呢?
不同咖啡店的美式,有哪些区别?
前街经常听到有人说,“一杯美式无非就是浓缩加了水稀释的黑咖啡,每家店的味道都大差不差”。
其实不然,前街认为越简单的东西往往越考验功夫。虽然几乎所有的美式本质都是一杯浓度大约在7~12%的热(冰)咖啡,但在不同咖啡豆、浓缩状态、萃取比例、兑水多少、温度高低,以及水质等细节的影响下,却可能造成显著的差异。
对于后三者,通常取决于每家门店的出品定制,也可以说是已经固定的因素,只有浓缩是当天调试的变量,比如前街出品冰美式会用350ml容量的玻璃杯,90g冰块+180g饮用水+双份意式浓缩咖啡;而制作热美式则使用250ml的陶瓷杯,180g温热水+双份意式浓缩。
也就是说,一杯优秀的美式不仅要选用高品质的咖啡豆,还要针对咖啡豆做出合理的萃取,以及为最后的成品找到合适浓度。那么在这几方面的加持下,一杯好喝的美式就离不开以下三点:
一、口感顺滑,尾韵干净
我们都知道,咖啡油脂是一杯意式浓缩的灵魂所在,因为带着油脂的浓缩咖啡闻起来浓香四溢,入口body醇厚,吞咽后还留有阵阵余香。
所以为了确保出品稳定,并让浓缩兼具香气和油脂,大多数咖啡店出品会优先选用中深烘焙的意式咖啡豆,比如前街精品拼配萃取的浓缩就以焦糖化香气为主,多表现出巧克力、可可、烤坚果风味,这类豆子的油脂丰富且绵密。可一旦过度萃取,油脂就会夹杂着大量的极细粉,容易有结块发硬的情况,从而导致美式出现粗燥、干涩等不适口感。
所以,一杯好的美式首先应该是入口顺滑,吞咽后没有任何不舒服的体验,相反,如果喝起来就一阵如同轮胎般的刺激感,又或者干涩、粗糙、卡喉咙,那么不用前街强调,相信大家也知道这杯肯定不算“好咖啡”了。
二、香气明显,不寡淡
虽然人们常说,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方式,但生活中,哪来那么多的高端食材呢?因此,当我们拥有最日常的原料时,能做的就是找到合适的参数,让它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作为一杯萃取完再兑水稀释的咖啡,无论冷热,美式的风味核心都在那小小一杯的浓缩咖啡里,这时找对粉液比就成了咖啡好喝的关键。正因为是基底,浓缩的浓度既不能太低,还要拥有完整的风味表现,不然倒进水里要么寡淡无味,要么满是“水感”。
以前街花魁SOE咖啡豆为例,考虑到它属于果酸类型咖啡,水的占比不宜太大,若想让美式展现出柑橘、浆果类风味,前街会将参数调试为:20g咖啡粉28~33秒萃取36g咖啡液,然后倒入160ml温热水中,这样咖啡液与水的比例会大致落在1:4,喝起来酸甜清香,红茶感明显。
三、味道平衡,不泛苦不尖酸
对比其他萃取方式,意式浓缩咖啡的萃取多少显得有点“极端”,它是一个需要在如同面粉的极细研磨下,以高温且快速的方式获得咖啡液的过程,这时,好的东西和不好的东西都会被直接放大,简而言之,苦咖啡容易变得更苦,酸咖啡则容易变得更酸。
因此,判定一杯美式好不好,除了感受它的口感、尾韵、香气,还要看做好的浓缩兑进水以后,味道是否做到平衡、适口,比如深烘焙美式会不会有焦味,采用中-深烘焙咖啡豆是否泛苦,浅-中烘焙的美式有没有尖酸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09-11 1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