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前街杯测过多款埃塞俄比亚咖啡豆,认为埃塞的主要咖啡风味给人的印象还是以果香、酸、酒香、花香等风味调性为主。比如,前街就杯测过水洗耶加雪菲科契尔咖啡豆和日晒耶加雪菲红樱桃咖啡豆,发现水洗处理的科契尔咖啡豆的酸质比较明显,口感非常干净,而日晒处理的红樱桃咖啡豆的甜感比较明显,花香香气会比水洗处理的耶加雪菲咖啡豆更为浓郁。

前街告诉一个关于如何区分水洗耶加雪菲和日晒耶加雪菲豆的小窍门。一般来说,大家可以先从生豆上区分,生豆状态下日晒的红樱桃咖啡豆看起来颜色是黄绿色的,银皮较多;而水洗处理的科契尔咖啡豆则是蓝绿色,银皮较少。这是因为科契尔咖啡豆在处理的过程中有长时间的浸泡水中,银皮和咖啡豆分离开来,在最后刨除羊皮纸的时候顺带把外层的银皮剥走了,科契尔生豆表面残留的银皮很少。然后在从熟豆上区分,水洗耶加雪菲科契尔银皮较多,而日晒耶加雪菲红樱桃的银皮较少,从风味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水洗耶加雪菲科契尔的酸质更加轻盈透亮,而日晒耶加雪菲红樱桃则增添发酵感和甜香。

如果,大家细心观察埃塞俄比亚地区的咖啡豆,会发现埃塞的咖啡豆的大小不一。其中,很多人在购买耶加雪菲咖啡豆的时候,发现咖啡豆的大小非常不一致,可能认为这批的耶加雪菲咖啡豆的品质是不是比较差,或者这批的豆子是不是挑剩下的。当然不是,大家在前街购买的咖啡豆的品质都是非常好的,不存在说是较差的批次,关于耶加雪菲的咖啡豆大小不一,那就得源头说起。
它的源头就是埃塞的咖啡等级制度。埃塞的豆子大小非常不一,这是因为埃塞当地的野生咖啡树非常多,政府没有经济实力对其进行分级,又加上埃塞政府出于对这些野生咖啡树种的保护,没有公布相关的资料,这倒是非常能理解。所以当地的咖啡农还是在混种,采收的时候也是混合采摘,所以咖啡豆才会出现大小不一样。
比如同为非洲地区的肯尼亚国家的咖啡豆等级划分就和埃塞的不一样,肯尼亚出产的咖啡豆是以豆粒的大小进行等级划分的。其中AA、AB是肯尼亚等级最高的豆子,而且也是市面上最常见流通的咖啡等级,接下来就是C、T、TT、MH、ML等级,这些等级在国内非常少见,还有一个等级是PB,代表是圆豆的意思。肯尼亚的E等级,代表象豆,颗粒较大,极为罕见,前街就不详说了。

而埃塞的咖啡等级划分和肯尼亚是不一样的,在埃塞的分级过程中几乎没有对咖啡大小没有做严格的分类,而是对于咖啡豆的含水量有要求,一个是咖啡豆含水率不得高于11.5%以及至少有85%不得小于14目,第二个要求是水洗咖啡豆对物理特征进行测定时有10%的外观尺寸分数,而对于非水洗组大小不做要求。埃塞俄比亚的咖啡生豆分级流程如下:

1.首先按照咖啡豆的处理方式进行分类:水洗处理和非水洗处理。
2.把水洗处理的咖啡豆和非水洗处理的咖啡豆按照物理特征和杯测特征与杯测的基本品质分为G1到G9 的9个等级。如下,
物理特征分数占40%(水洗组:缺陷数20%+外观尺寸10%+颜色5%+气味5%;非水洗组:缺陷数30%+气味10%),
杯测质量分数占60%(干净度15% + 酸度15% + 醇厚度 15% + 风味15%)
其中,G1是咖啡生豆综合分数最高的,G1的综合分数91到100分,G2的综合分数81到90分,G3是综合分数71到80分。所以,这也说明了耶加雪菲G1和耶加雪菲G2相比,咖啡生豆的品质和风味会比较好。咖啡划分进行到这一步还没停止,其中要对于G1到G3三个等级的咖啡豆按照SCAA标准再次杯测,更细致的评定其风味属性,对其中不低于85分的G1、G2评定为Q1等级;对其中介于80到85的G1、G2、G3评定为Q2等级;80分以下的则降为G3等级。这就是埃塞俄比亚对于咖啡豆的分类。

在没进行咖啡分级之前,埃塞的咖啡豆就会产生一个质量上的问题,有的咖啡豆品质较高,有的咖啡豆品质较低,所以混合在一起会导致咖啡豆的价格下降。荷兰生豆商也发现当地的咖啡存在这种问题,和当地埃塞合作社合作,发起了一线关于提高的咖啡质量和价格的活动,叫做红樱桃计划。红樱桃计划其实是一个促进咖啡品质的商业计划,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通过提高优质咖啡生豆的采购价格来鼓励咖啡农更用心地完成咖啡豆采摘、处理等每一个过程,在采摘阶段采用全人工采摘,挑选成熟度高的咖啡果实。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12-22 13: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