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铁皮卡咖啡豆故事背景:铁皮卡咖啡豆最早被商业种植,源于荷兰人对咖啡的执着。在欧洲早期对咖啡还带抵制色彩的时候,荷兰人就已经想着要去种植咖啡,从而开展全球贸易。
但是荷兰人一直不了解咖啡是一种不能忍受寒冷的热带作物,因而直到161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将咖啡树种植于暖房处,才将咖啡树移植成功,成为了“咖啡母树”。

铁皮卡树种特征ypica具有鲜明的特征,它可能是最容易识别的品种。这些植物呈圆锥形,主垂直树干,最高可达5米。这个高度意味着,Typica与其他品种相比,分枝之间以及同一分枝上的节点之间的距离要更长。
侧枝与垂直树干形成50至80°的角度。树干和树枝都不是很粗壮,叶子,果实和生豆通常是细长型的,嫩叶的芽尖是青铜色,与其他阿拉比卡品种相比,Typica的叶子表面更光滑,波浪形的边界也更少。典型的Typica果实成熟时为鲜红色。
铁皮卡顶叶为古铜色是特征之一,豆粒较大,成尖椭圆形或瘦尖状,也有人称其为“红顶咖啡”。铁皮卡咖啡有其特有的清幽干净风味,以及均衡的特色,口感干净度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产量不足,对海拔高度有要求,同时容易感染叶锈病,以及抗病虫害不强。
铁皮卡曾经创造过不少辉煌,早在1958年英国伦敦举办的国际咖啡品尝会上,就被评为一等品;在1980年的全国咖啡会议上,又被中外咖啡专家誉为“中国咖啡之冠”;1993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世界咖啡评比大会上,荣获“尤里卡”金奖。
铁皮卡(Typica)原产于埃塞俄比亚及苏丹的东南部,是众多阿拉比卡种之中最古老的咖啡品种之一, 顶叶为红铜色,称红顶咖啡,又称为老品种小粒咖啡。因产量少,栽培难度大,所以价格相比普通小粒咖啡要高出很多。但其味道表现极佳,是公认的精品咖啡品种。

辣椒豆子挂耳式咖啡,甄选保山潞江坝百花岭的精品铁皮卡,精致烘焙,细心研磨,将小粒咖啡浓而不烈、气味清新,香气浓郁、口感醇厚的上乘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Typica是阿拉比卡种的栽培高大品种,源于也门到爪哇的这一支,在18世纪初期在爪哇岛开始流传。
埃塞俄比亚最古老的原生品种,所有阿拉比卡皆衍生自铁皮卡。铁皮卡顶叶为古铜色,豆体呈椭圆形或瘦尖形;风味优雅,但体质较弱,抗病力差,产果量少。牙买加蓝山、苏门答腊曼特宁、夏威夷可娜等优秀的庄园豆都属于铁比卡。
它的植株非常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Java,有青铜尖嫩叶,果实和种子都很大,产量非常低,易受所有主要病虫害。
铁皮卡咖啡豆栽培品种
1.Java
Java有长果实和古铜色的嫩叶,相信是从也门引入到爪哇岛的咖啡的后代。这个咖啡品种从爪哇岛第一次带到邻国岛屿(Timor),再到东非(Cameroon),并于1980年开始种植。由CIRAD(国际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引进到中美洲。在喀麦隆,这个品种以适中的产率、对咖啡浆果病的抗病性好而闻名。

2.Maragogype
Typica的突变体,1870年在巴西首次发现。果实很大、很长,有点扭,植株有长节间和大叶子。产量相对较低。
3.Kent
相信是出现于印度Kent/肯特地区的一种高大的Typica品种。自1930年以来,这个品种在印度被广泛种植。这个品种中有一种名为K7的品种,在肯尼亚更常见,是抗锈性最好的咖啡豆品种。
产区: 中国 保山
品种: 铁皮卡
处理方式: 水洗

【烘培建议】
前街烘培师觉得花果山咖啡豆采用中度慢烘焙方式最能体现出铁皮卡咖啡豆圆润顺滑,不失花果香浓郁的特点。
烘焙机:杨家 600g 半直火
炉温至摄氏200度入锅,风门开设3,30秒后调火力160度,风门不变,回温点1‘33’‘,168度调一次火力,此时豆表变为黄色,青草味完全消失,脱水完成,火力调至130度,风门调至4;

第8’45‘’,豆表出现丑陋胡皱褶和黑斑纹,烤面包味明显转为咖啡香,可以定义为一爆的前奏,这时候要听清楚一爆爆点的声音,到9’07”开始一爆,调小火力至80度,风门全开5(调火力要非常小心,不可小到无爆裂声),一爆后3‘00“,198度下锅。
【杯测报告】

【冲煮建议】
滤杯:V60滤杯
水温:87℃
研磨度:BG#6W
粉水比:1:15

风味:瓜果香、坚果、蔗糖、奶油、柔和果酸、红茶
【前街咖啡老虎曼特宁咖啡豆】

【烘焙建议】

【冲煮建议】
滤杯:KONO
水粉比:1:15
水温:86°C
研磨度:BG#6K(20号标准筛网通过率80%)


【烘焙建议】

风味:烤面包的甜感、坚果甜,微果酸带出来的酸甜感形成不错的层次感,有类似水果的香味,余味的香料甜颇特别,口感浓郁而均衡。

本站推荐: 星巴克菜单2018价目表| 挂耳咖啡| 曼特宁| 耶加雪菲| 蓝山咖啡| 越南咖啡| 巴西咖啡| 哥伦比亚咖啡| 意式咖啡| 单品咖啡种类| 90+咖啡豆| 罗蜜奇| 瑰夏咖啡| 也门咖啡| 云南小粒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