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哥伦比亚,它物产丰富,前街咖啡自然就会想到它闻名的“四宝”, 咖啡、鲜花、黄金和绿宝石。其中哥伦比亚的一宝--咖啡,在前街的豆单里也是有一个系列的了。哥伦比亚是目前全世界第三大咖啡产国,仅次于巴西以及越南。
哥伦比亚咖啡是少数冠以国名,在世界上出售的单品咖啡之一,在整体品质方面,它获得了其它咖啡无法企及的赞誉。与其他生产国相比,哥伦比亚更关心开发产品和促进生产,正是这一点,再加上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得哥伦比亚咖啡质优味美,誉满全球。
哥伦比亚种植咖啡的地理环境优越,咖啡产区位于安第斯山脉,气候温和、空气潮湿有三条科迪耶拉山脉南北向纵贯,正好伸向安第斯山,咖啡就沿着这些山脉的高地种植着。而山阶提供了多样性气候,哥伦比亚整年都是收获季节,在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咖啡相继成熟。在前街咖啡的豆单中,哥伦比亚的几支咖啡颇受许多客人喜爱,例如一支来自哥伦比亚桑坦德产区的玫瑰谷,其草莓以及发酵感让人印象深刻。
哥伦比亚位于南美大陆的西北部,与中美洲巴拿马接壤。1808年,一名牧师从法属安的列斯经委内瑞拉将咖啡首次引入哥伦比亚。如今哥伦比亚是世界第三大的咖啡出口国,主要出品阿拉比卡咖啡豆,也是出口最多阿拉比卡咖啡豆的国家。
咖啡产区特色
哥伦比亚咖啡豆产区以小型庄园为特色,是年采收两次的高品质咖啡,平均海拔超过四千公尺的安地斯山脉,在其山麓约海拔一千到三千公尺陡坡上的小型庄园,就是哥伦比亚的咖啡产地。哥伦比亚的精品豆产区以南部为主,海拔在1500米以上,包括慧兰省的圣奥古斯丁(San Augustin, Huila)、考卡省的波帕扬(Popayan, Cauca)、纳里尼奥省,以及托利马省。
从北往南,哥伦比亚主要的产区有:
桑坦德及桑坦德北部Santander/North of Santander:位于哥伦比亚北部,西临马格达莱纳荷,种植海拔约1400-1600米,该产区的咖啡豆以强烈的味道,悠久的回味和独特的草木清新风味著称。
安提奥基亚Antioquia:位于哥伦比亚中北部,咖啡种植有126,000公顷,生产的咖啡豆占了哥伦比亚产量的18%,产量仅次于慧兰省(Huila)。此省境内大部分地区为属于安第斯山脉(M. Andes)的高山地形,但却受着加勒比海温暖海风吹拂,省会麦德林(Medellin)为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同时这也是哥伦比亚咖啡重要产区。
托利马Tolima:紧邻慧兰省和考卡省,这里有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M. Andes)和科迪勒拉山脉(M. Cordillera)纵贯,两大著名山系之间是由南向北贯穿的马格达莱娜河(R. Magdalena)。
慧兰省Huila:位于哥伦比亚南境内的中央山脉南部,是该国最著名的精品咖啡产区。此区为群山环绕的山丘地,栽植海拔在1500米以上,哥伦比亚境内最重要河流会合于此,带来相当丰富的水资源及水气。
考卡省Cauca:是哥伦比亚咖啡原产地认证的产区,平均海拔1758m,最高海拔可上升至2100m,该地区的地形、降水、温度以及火山质土壤为咖啡的生长准备了适宜条件。80%为山地,东部和中部有平行分布的山系,为安第斯山脉的部分,中部山系中包括两座主要火山Sotara和Petacas。
娜玲珑Narino:西临太平洋,南部与厄瓜多尔接壤,安第斯山脉横贯该省,有许多河流经过此地区流向南方,属于哥伦比亚的高山咖啡栽种区,孕育了不少精品咖啡的小农。娜玲珑Narino也是哥伦比亚第一个以产地命名的咖啡产区。
哥伦比亚咖啡的风味平衡,有较顺滑的口感,宛如咖啡中的绅士,中规中矩。咖啡香气浓郁而厚实,带有明朗的优质酸性。
咖啡豆分级
哥伦比亚分为200多个等级,哥伦比亚咖啡豆以特选级为最高等级【supremo】,上选级【excelso】次之,18号豆【直径18/64英寸】以上的特选级咖啡豆,才能入围精品咖啡。
咖啡豆处理法
哥伦比亚咖啡豆主要以水洗法进行处理。经常购买前街口粮豆系列的朋友就知道,前街口粮豆系列大部分都是使用水洗处理法,这是因为水洗处理法是一个产区风味的基本的味道,也是产区风味认识的开始。水洗法相较于日晒法较好控制咖啡豆品质,主要就是在于洗净咖啡来减缓「发酵」过程,也因须使用大量的水,所以一般较缺乏水资源的国家,较少看到水洗处理法。
咖啡豆品种
哥伦比亚咖啡品种除了美洲产区常见的卡杜拉Caturra、波旁Bourbon、哥伦比亚铁皮卡Typica、帕卡马拉Pacamara外,哥伦比亚还有自己特有的三个抗病品种,分别是卡斯蒂尤Castillo、塔比Tabi、与国家同名的哥伦比亚Colombia品种。当然也有一些稀有名贵品种像瑰夏Gesha、小颗粒的摩卡Mocca、鲁美苏丹Rume Sudan、尤金尼欧德斯Eugenioides 、尖身波旁Laurina、玛拉瑰夏Maraguesa、粉红波旁Pink Bourbon。
铁皮卡
与其它地区一样,铁皮卡是种植在哥伦比亚就悠久的咖啡品种,大约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一名牧师从法属安的列斯经委内瑞拉将铁皮卡首次引入哥伦比亚。铁皮卡的风味极佳,拥有淡淡的花香,优异的酸质,饱满的body,但由于产量太少,且农艺成本与技术要求高。因而大多咖啡农都选择产量更高的咖啡品种种植。目前哥伦比亚仅有少数地区仍然种植铁皮卡。前街咖啡今年杯测了一款来自哥伦比亚珍珠庄园的厌氧日晒处理铁皮卡,风味是优质的柑橘酸、百香果,发酵的香气。
波旁
波旁是铁皮卡的变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豆身变得圆润了,在酸质方面表现更优异,有红酒般的韵味。在1860年,波旁种才正式引进南美大陆,最初引进的是巴西,用来替代低产的铁皮卡,随后也传到哥伦比亚,可是哥伦比亚种植波旁并不广泛,也是少有的几个地区种植。前街咖啡上架过的一款来自考卡省帕拉伊索庄园的粉红波旁,其表现出的清晰干净、柠檬、小番茄般的酸质,让人联想到了肯尼亚的咖啡。
卡杜拉
卡杜拉是波旁种的一个自然变种。与波旁相比的优势在于曝晒属性(无需遮荫林)、体型矮小(易采摘)、枝节多(产量高)。而在风味上与波旁不相伯仲。因此成为哥伦比亚的主力咖啡品种。有趣的是卡杜拉是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一个种植园里被发现的,再经由巴西坎皮纳斯的圣保罗州农学院(IAC)进行筛种。但在巴西实验种植的结果并不理想,到了哥伦比亚,卡杜拉就马上脱胎换骨,全国栽种。前街咖啡目前上架的花月夜与玫瑰谷的咖啡品种就是卡杜拉。
哥伦比亚
出于对抗叶锈病,哥伦比亚国家咖啡研究中心Cenicafé于1980年培育出多代回交的卡蒂姆改良品种,经过多代的演变,其罗布斯塔的基因被稀释得更多,哥伦比亚政府为强调初代卡蒂姆不同和帮助推广全国种植,冠以国名“哥伦比亚”赋予这支咖啡品种。
哥伦比亚品种在抗病性和产量上有优异的表现,可相对于卡杜拉来说,风味有所欠缺,一般用于大宗商品豆出口,也是哥伦比亚的主力咖啡品种之一。
卡斯蒂略
卡斯蒂略(Castillo)是哥伦比亚咖啡生产者协会(FNC)与哥伦比亚国家咖啡研究中心Cenicafé联合培育的一款新生代抗叶锈病咖啡品种。Cenicafé希望进一步改善品种。以达到更高的咖啡产量,拥有更高的抵抗力,与卡杜拉媲美的品质与风味。
经过长达23年的研究与试验,Cenicafé培育出第五代卡斯蒂略,并于2005年正式推广商业化种植。卡斯蒂略(Castillo)以其柔滑,香气和柠檬酸而闻名。根据哥伦比亚国家咖啡研究中心的盲测结果,卡斯蒂略的风味能达到卡杜拉、波旁的风味品质。目前哥伦比亚全国推行种植,据官方统计。
但前街目前没有品尝过传统处理方式(日晒或水洗)的卡斯蒂略咖啡豆,所有对于它的风味是否如哥伦比亚官方所描述的情况有所保留。目前前街上架的卡斯蒂略品种的是天堂庄园的樱花,通过双重厌氧水洗处理的方式,表现出艾草、薄荷、尤加利的香气,莓果、草莓糖的风味。
在前街咖啡,哥伦比亚咖啡豆也还有一个瑰夏品种,这只瑰夏咖啡豆就是来自哥伦比亚的蕙兰蒙特布兰克庄园的瑰夏拼配豆花见。起初庄园内种植的是卡杜拉与卡杜艾咖啡品种,在2016园主与他的团队从巴拿马引进了瑰夏品种,直到2020年开始有收成,2021年开始能进入量产阶段。所以这支咖啡豆算得上是蒙特布兰克庄园首次向市场出售瑰夏咖啡豆。
哥伦比亚瑰夏拼配·花见咖啡豆
产区:哥伦比亚 蕙兰
庄园:蒙特布兰克庄园
海拔:1900米
品种:瑰夏 卡杜拉 卡杜艾
处理方式:水洗处理法
风味:粉红胡椒、洋甘菊、沃柑、蜂蜜、杏仁
前街就以这支哥伦比亚咖啡豆子作冲煮,看看风味特征如何
通过杯测前街可以得知哥伦比亚咖啡豆整体比较柔和,整体平衡,所以推荐采用90-91摄氏度以1:15的粉水比例进行冲煮,咖啡豆研磨粗细推荐采用中细研磨(中国标准20号筛网过筛率78%)。滤杯:V60#01。
前街三段式冲煮手法:先注入30克水进行闷蒸30秒。接着小水流绕圈注水至130克时进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将露出粉床时继续注水至240克停止注水,等水位下降即将露出粉床时移走滤杯,(闷蒸开始计时)萃取时间为2'15"。
通过前街冲煮,花见瑰夏咖啡豆有着花香,橙子/沃柑的柔和酸质,蜂蜜的甜感,以及茶一般的余韵。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12-28 12: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