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咖啡爱好者来说,埃塞俄比亚是心目中的圣地,这个国家是咖啡的发源地,现在也是非洲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生产国。并且拥有全球最大的咖啡基因库,咖啡品种繁多,知名的瑰夏品种便是出自这里的原始森林。
关于瑰夏起源的故事,相信发烧友们早已耳熟能详,对巴拿马的各大名庄园更是了如指掌,但如果提到埃塞的瑰夏咖啡,很多小伙伴只听说过“瑰夏村”,以及位于一个叫班其玛吉(Bench Maji)的地方,可对其它更具体的信息却一知半解。今天,前街就来跟大伙儿一起捋一捋这个产区,看看埃塞瑰夏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埃塞俄比亚Ethiopia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的东北部,与吉布提、索马里、苏丹、南苏丹、肯尼亚已经厄立特里亚接壤。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部分属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了全国的2/3。并且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山地平均海拔近3000米。
由于海拔较高,这里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为16℃,在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而山地属于高原山地气候,而东部和北部的低海拔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大致分为旱季和雨季,全年降雨量1237毫米。该国水资源丰富,境内湖泊河流众多,有“东非水塔”的美誉。坐拥近50多座火山、丰富水资源、多样的气候和高海拔山区,是十分理想的咖啡种植地区。
在埃塞,咖啡产区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东部、南部和西部。前街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到,东部产区以哈拉(Harar)为中心,咖啡绝多数都是出口至中东国家;南部产区则包括更多埃塞的精品代表,比如耶加雪菲、西达摩、古吉等,因此也是国内公认的优质咖啡主产地;而西部地区主要涵盖了海拔相对较低的吉马(Jimma)、利穆(Limmu)和以森林种植模式为主的卡法(Kaffa)、班其马吉(Bench Maji)。
班其玛吉(Bench Maji)
行政上,班其马吉是一个区(Zone), 属于埃塞西南州(Southwest Ethiopia Region),坐落在本国的西部边境,靠近南苏丹。这个地方得名于这里人数占比最大的民族——班其族(Bench),该名族以高超的农业技术著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主产当地主食苔麸(Teff)等作物。
班其玛吉(Bench Maji)产区,也叫做贝贝卡产区(Bebeka),因为这是班其玛吉区的首府,它位于埃塞俄比亚西南部,是南方各族州下面的一个区,距离南苏丹仅几公里。在这里有一个知名的咖啡庄园,瑰夏村庄园(Gesha Village Coffee Estate),而瑰夏村庄园的瑰夏品种树就是在班其玛吉的野生森林找到的。
与盛产精品咖啡的中部和南部不同,西部高地为大片的原始森林,班其马吉原先更多是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森林而被保护着,因此早年鲜有人在此种植咖啡。但近年来,随着瑰夏村和班其马吉的名气日益渐增,越来越多的农民也开始转而种植咖啡。
与其他西部产区相比,班其马吉紧挨着咖啡发源地卡法(Kaffa),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极高的森林覆盖率。班其马吉的咖啡生产由农民监督管理,他们出于尊重自然生态系统,会通过一些措施来尽可能减少对这片森林的干预,比如偶尔移除老咖啡树,或者生长状况不佳的植株,并以同一片野生森林内长出来的新树苗取而代之。
作为瑰夏发源地所在的区域,班其马吉也拥有自己的咖啡小农联盟——Bench Maji Coffee Farmers’ Cooperative Union,它是一个由65个合作社组成的大型咖啡生产组织,服务着13万小农户。这里的咖啡树通常与其他作物一起套种在原始林的高大植株之间,为了确保更稳定的经济收入,农户有时还会种植一些生姜等香料。这种半森林的种植模式,会通过原始林的遮阴和天然水土和养分,使其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也无需施以额外的农药和化肥,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向促进。
瑰夏村庄园(Gesha Village Coffee Estate)
瑰夏村庄园位于班奇玛吉产区,拥有471公顷,庄园主是纪录片导演Adam Overton 和摄影师妻子 Rachel Samuel 一起创立的。这对夫妻在2007年为埃塞俄比亚政府拍摄关于咖啡的纪录片时,发现了位于Bench Maji地区的戈里瑰夏森林(Gori Gesha Forest),开始有了创立自己的咖啡庄园的想法。后来在2009年,认识了巴拿马骡子庄园主Willem,一起回到埃塞俄比亚寻找瑰夏,他们来到Bench Maji被称为Gesha Village的地方,发现了最有可能是原始瑰夏的区域,找到野生瑰夏后,于是从原生瑰夏树上采集种子,筛选后在瑰夏村进行种植,并且决定把庄园建立在此,取名为Gesha Village瑰夏村庄园。
种植品种和地块
目前,在瑰夏村庄园共种植瑰夏1931(Gesha1931)、戈里瑰夏(Gori Gesha)和伊鲁巴博(Illubabor Forest 1974)三个咖啡品种。并且在瑰夏村庄园共划分8个地块,每个地块只种植一个品种。其中oma、surma、narsha地块种植瑰夏1931,bangi、shewa-jibabu、shaya地块种植戈里瑰夏,最后gaylee、dimma地块就是种植Illubabor。每个区块采摘的咖啡樱桃都会被贴上标签,以表明来源,并通过内部追踪系统,跟踪它们从工厂到出口的整个过程。
瑰夏1931(Gesha1931):瑰夏品种最初在1931在埃塞俄比亚咖啡森林找到的,因耐受叶锈病而辗转多国,最终在巴拿马成名。
相比巴拿马的瑰夏,这里的瑰夏1931(Gesha1931)是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豆的形状、大小以及它的杯测来确认,它是最接近巴拿马瑰夏的母本。经过前街咖啡的杯测对比发现,新产季瑰夏村金标咖啡豆表现出浓郁的莓果的香气、香瓜的饱满、柑橘般的清新酸质、洋甘菊般的花香、以及茶般回甘。
戈里瑰夏(Gori Gesha):在2011年,瑰夏村庄园建立后,庄园主在庄园12英里外的戈里(Gori)森林发现一款瑰夏原生豆种,因此命名戈里瑰夏。
瑰夏村分级
瑰夏村庄园的咖啡分解是借鉴了巴拿马一些庄园的商业模式,与埃塞俄比亚的传统分级不同,目前,瑰夏村分为竞标批次、金标批次、红标批次、绿标批次和查卡批次,共5种。
竞标批次(Champion's Reserve/Farm Reserve):该批次仅占瑰夏村全年3.7%的产量,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庄园最顶级批次,而竞拍批次中又分为冠军甄选(Champion's Reserve)和庄园甄选(Farm Reserve),目前仅能在瑰夏村咖啡庄园全球竞标获得。
金标批次(Rarities):该批次是瑰夏村非竞标批次的最高品质,金标只占全庄园10%的产量,因此价格也是竞标以外最贵的一款瑰夏村产品。前街咖啡今年新产季的金标瑰夏咖啡豆来自Oma地块,处理方式为干燥时间达32天的日晒处理,品种为Oma地块专属的瑰夏1931。
红标批次(Growers Reserve):红标批次占瑰夏村庄园15%产量,该批次的豆子需要在SCA杯测上达88分以上的。
绿标批次(Single-Terroir):绿标批次并没有杯测分数要求,但可以追溯到地块、品种、处理方式以及时间等信息。
查卡批次(Chaka):查卡批次则是把整个庄园所有地块、品种混合一起,不强调细分的批次。
下面前街演示一遍门店出品瑰夏村金标的冲煮步骤,大家可以参考和对比自己的冲煮思路。
瑰夏村金标咖啡的手冲建议:
滤杯:V60
水温:91-92℃
粉量:15g
粉水比例:1:15
研磨度:细砂糖大小 (20号筛碗筛粉到80%)
三段式萃取:先将15克咖啡粉倒入滤杯中清零重量,第一段注入30g水进行闷蒸30秒,同时开始计时,全程小水流中心点注入开始向外绕圈,注意需要湿润整个粉层。
第二段开始用较大一点的水流注入120g水,目的是抬高整个粉层,水柱需要垂直均匀注入,此时计时秤显示150g,大约在55秒左右注完。
当液面下降至一半的位置时,开始使用小水流绕小圈注入第三段90克,尽量控制水流不饶太大,容易冲散咖啡粉层而造成萃取不足。最后注水量一共240克,滴滤完成时间大约在2分10秒左右。移走滤杯后将分享壶中的咖啡液摇晃均匀就可以开始品尝了。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01-18 13: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