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浪潮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展至第四波。从2004年以来,精品咖啡以其独特的水果炸弹风格征服了一家又一家咖啡馆、一波又一波的咖啡饮用者。即便第四波精品咖啡浪潮的到来,仍然有一部分咖啡爱好者停留并沉醉在第二波咖啡浪潮中那股雄壮的味道。其中,印尼苏门答腊出产的曼特宁咖啡豆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飘香半个多世纪。
即便前街咖啡的豆架上摆放着好几款同样醇厚香浓且低酸的咖啡豆如巴西皇后庄园日晒黄波旁、巴布亚新几内亚水洗铁皮卡、牙买加蓝山一号等等,总会有咖啡老饕更偏向于选择印尼PWN黄金曼特宁。
曼特宁咖啡特点一直以独特的苦味凸显其最独特的甜感,犹如生活当中的甘苦。前街曾听过有小伙伴用这么一个成语形容品饮曼特宁咖啡时的感觉:苦尽甘来。当然,对这番苦涩甘甜的领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印尼苏门答腊之所以能够生产风格独特的曼特宁咖啡豆,离不开一段欧洲殖民历史。咖啡种子从非洲被偷偷带出,再移栽至自家殖民地的事情常有发生。十七世纪末,荷兰东印度公司将印度的阿拉比卡咖啡树移植至爪哇岛上。由于天地人三者的调和,咖啡迅速在爪哇扎根并向苏门答腊岛和苏拉威西扩散。
二十世纪初,咖啡叶锈病的爆发,让爪哇岛上的咖啡树收到了灭绝性的破坏,不得不改为种植抗病能力强的罗布斯塔咖啡树,如今印度尼西亚已经是咖啡产量大国,部分地区还栽种出了一流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人们对苏门答腊岛出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惯称曼特宁咖啡豆。
在前街咖啡的豆架上,能够见到两款曼特宁咖啡豆,一款是PWN黄金曼特宁,另一款是口粮豆系列中的林东曼特宁。它们二者分别代表了苏门答腊曼特宁咖啡的古早味与新口味。
曼特宁的传统产区在苏北省多巴湖南边的林东地区,极具当地特色的湿刨处理法,使得曼特宁咖啡口感厚重,带有如樟树、松木等草本植物气息和巧克力、焦糖香气。
直至1924年,北苏门答腊的亚齐区域才从苏北省引进阿拉比卡咖啡树,随后,亚齐产区的咖啡产量逐年超越传统的林东产区。随着全球暖化的进行,传统的林东产区适合种植咖啡的面积有可能将会在2050年大幅减小,甚至是消失。至于亚齐产区,它将有可能在这场气候变迁当中成为赢家,取代林东产区的地位。
虽然两者同被称作“曼特宁”,但二者在味谱上有着细微的区别。如亚齐产区的曼特宁风味以及口感更为明亮一些,草药味也没那么重。当然,这与两者生产曼特宁咖啡豆的方式与规则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由于苏门答腊当地常年雨水充沛,气温高且湿度大,若采用日晒处理法,咖啡果实可能会因沾染上雨水,甚至是过度发酵而因此报废。此外,水洗处理法需要充足的水源与资金投入,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因此,就出现了湿刨处理法。
将挑选好的咖啡果实去除果皮果肉之后,带有粘稠果胶的带壳豆在稍作清洗后会放置在水池中进行段时间的发酵,发酵时间越长,其酸味越重。一些处理厂或者庄园为了创造出酸味极低的曼特宁咖啡豆,甚至会直接舍弃发酵的步骤,直接将带壳豆均匀铺开晾晒干燥,这样一来,抑制了酸味,又提高了口感的黏稠度。
当带壳豆到达一个半干半湿的状态时,会将外层的羊皮纸刨除。羊皮层作为咖啡生豆一层重要的保护层在完全干燥之前被脱除,失去了羊皮层保护的咖啡生豆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加速整个干燥的过程。
脱壳过程中,咖啡生豆之间以及咖啡生豆与机器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进而产生过多的热量,可能导致了咖啡生豆快速老化,出现了如木质、泥土等特殊的芳香。
在这一基础上,PWN在生产黄金曼特宁执行着一套严格的标准,选用挑选出18目以上,且瑕疵豆数量少于3颗(每300克生豆样品)的最高等级,G1等级。然后采用三次的人工手选,确保将瑕疵豆完全剔除,从而让黄金曼特宁的咖啡口感更为干净、甜感更强烈。
仅从黄金曼特宁名字中的“黄金”二字就能感受到,每一颗黄金曼特宁都来之不易,其产量更是稀少。因此,价格要比一般的曼特宁咖啡豆要高。有商家注意到这一差距,使用同为G1等级的曼特宁咖啡豆,采取同样三次人工手选的步骤,挂上“黄金曼特宁”的名字进行销售。
前街咖啡曾入手过市面上多款黄金曼特宁咖啡豆进行盲测,前街的咖啡师都能从多款“黄金曼特宁”当中,精准地认出PWN黄金曼特宁。这是因为PWN黄金曼特宁的口感是其他黄金曼特宁无法比拟的。
随着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的发展,人们更喜欢酸甜可口的咖啡。然而,曼特宁作为第二波咖啡浪潮中的顶级咖啡,以其低酸、醇厚服人。
当然,在人们追求更浅的烘焙程度,更原本的产区风土的路上,有人对曼特宁咖啡豆采取浅度烘焙,想要一改大众对曼特宁咖啡特点的印象。前街咖啡在制定黄金曼特宁咖啡的烘焙曲线时,为了表达出经典曼特宁的草本、黑巧风味以及醇厚的口感,决定采用中深度烘焙的程度。
由于前街的黄金曼特宁烘焙程度较深,前街建议在冲煮的时候,使用较低的水温和较粗的研磨避免过度萃取,配合KONO滤杯使用从而增强口感的厚重程度。
滤杯:KONO
水温:88摄氏度
粉量:15克
粉水比例:1:15
研磨程度: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70%
KONO滤杯内杯壁表面光滑,杯底有12根短肋骨进行倒流,冲煮时,湿润的滤纸完全贴合杯壁,减少了空气流动空间,水流缓慢,延长了咖啡粉与热水的接触时间,为厚实的口感加分。
先注入30克热水闷蒸30秒,从中心点细水流注入并缓慢绕圈至125克,当滤杯中水位降至即将露出粉床继续绕圈注水至225克,总萃取时间约为2分钟。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更多精品咖啡豆请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号:qjcoffeex
本站推荐: 咖啡豆 瑰夏咖啡 星巴克菜单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十大最好喝的咖啡豆 深烘和中烘哪个好喝 星巴克最好喝的前十名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咖啡豆种类 意式咖啡水粉比 咖啡豆评分 咖啡含有花粉 连咖啡朱总 麦咖啡教程 深圳的咖啡豆 黑咖啡麦斯威尔 喝了咖啡难受怎么办 巴基斯坦回国咖啡能带多少 300块钱的咖啡 黑洞咖啡 哆池咖啡加盟 咖啡影响 咖啡记事本 咖啡机泡袋 韩国 儿童咖啡厅 咖啡磨成粉怎么喝 贝吉特咖啡糖怎么做 咖啡中的植酸与铜 法压壶是做什么咖啡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09-01 15: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