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阿拉比卡最早起源于埃塞俄比亚该支系,对于海拔的要求较高,相同的品种植在不同地域会产生不同的风味。接下来前街细说较为常见的阿拉比卡咖啡分支。
埃塞原生种(Heirloom)
“当地原生种”一词通常指埃塞俄比亚的本地品种,现在还能发现很多野生的咖啡树。据估计,当今埃塞俄比亚大约有10,000至15,000个咖啡的品种,其中大多数尚未经过正式遗传鉴定。当地原生种由于种群庞大,农民很难去细分这些品种,都以混合种植及混合采收为主,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埃塞咖啡豆大小不一。
西达摩产区和耶加雪菲产区是埃塞俄比亚著名的精品咖啡产区,前街咖啡豆单上上架许多款来自埃塞俄比亚产区的咖啡豆,前街在杯测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时,发现耶加雪菲产区的水洗豆有着极其浓郁的香气、饱含柑橘、花香的气息,口感细腻优雅;而西达摩产区的日晒豆则有着奔放的果香,口感独特而美味。

前街咖啡耶加雪菲果丁丁咖啡豆
产国:埃塞俄比亚
产区:耶加雪菲产区
海拔:2000-2100米
品种:原生种
处理法:水洗处理

前街咖啡西达摩花魁罕贝拉咖啡豆
产国:埃塞俄比亚
产区:西达摩 古吉 罕贝拉
海拔:2050米
品种:原生种
处理法:日晒处理

铁皮卡(Typica)
铁皮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咖啡品种之一,原产于埃塞俄比亚原始森林。铁皮卡咖啡品种优良,顶叶为古铜色,具有优秀的干净度和稠度、带有柠檬酸味,余韵甜。但是铁皮卡有一个缺点,抗病力较差,而且产量不高。前街收到铁皮卡咖啡生豆的时候,发现生豆的两头微微有点翘,外型为椭圆形,较细长且扁平,中线呈“S”状。从侧面看豆身扁薄,就算栽种地区的海拔高度不同,生豆侧面的薄厚差异也不会太大。
铁皮卡随着环境以及种植技术衍生了许多不同的变种,它们的抗病能力以及产量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前街豆单上的牙买加蓝山品种就是铁皮卡,而具有小蓝山之称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咖啡豆也是铁皮卡,而且是从蓝山引进的铁皮卡品种,加上它所种植的环境和蓝山咖啡的山脉非常相似,所以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小蓝山咖啡之名就是来自于此。前街铁皮卡代表咖啡豆有:
产区:牙买加蓝山产区
庄园:克利夫顿
海拔:1310米
品种:铁皮卡
处理方式:水洗处理

前街咖啡夏威夷科纳咖啡豆
国家:美国
产区:夏威夷Kona
庄园:皇后庄园
海拔:1100米
处理方式:水洗处理
品种:铁皮卡

前街咖啡 云南花果山咖啡豆
产区:中国云南保山
海拔:1200米
品种:铁皮卡
处理方式:水洗处理

爪哇最早是生于埃塞俄比亚原始森林的咖啡树种,由当地民族收集,然后通过也门传到印尼,在当地被命名为爪哇。传到印尼之后,爪哇品种先传到附近的帝汶(Timor)岛屿群,然后又传到东非的喀麦隆(Cameroon),1980年首先在喀麦隆释出供农民种植。
爪哇目前主要栽种在爪哇岛上,是由东爪哇的箴帕咖啡研究中心( Jember Coffee Research Center) 从印度引进当地品种后给于爪哇农民栽种,品种属于S795,本地人称为 Jember,是人工培植的。
前街上架的一款来自印尼的爪哇咖啡,前街通过杯测,认为这款豆子能表现出爪哇产区精致的芳香,酸度相对柔和,口感细腻,均衡度较好。爪哇咖啡的香味和酸度比苏门答腊岛和苏拉威西岛的咖啡更胜一筹。

爪哇传到中南美洲,在育种专家 Benoit Bertrand 的主导下,爪哇传入哥斯达黎加。随着爪哇品种在中美洲的种植,尼加拉瓜Mierisch家族率先让精品咖啡市场注意到了这个品种;并且为了区分印尼爪哇咖啡和爪哇品种,把中美洲的爪哇品种命名为JAVA NICA(意为来自尼加拉瓜的爪哇种)。爪哇咖啡近年在中南美洲崭露头角,来到玻利维亚,受到了罗德里格斯家族的精心培育。

经过基因比对后发现,爪哇是来自于埃塞俄比亚名为阿比西尼亚(Abysinia)的支系,是一支原生的古老品种。而这一支系,其实就和瑰夏为同一个支系、同一发源地、同样具有优秀的花香水果风味,也正因如此,爪哇经常被称作瑰夏的表亲。
爪哇的果实与种籽都很长,嫩芽是黄铜色,植株相当高,但产量低。由于风味突出,不输瑰夏,对叶锈病与咖啡果实病的抗病力更强,很适合小农种植。
产区:西爪哇铁古拉山
海拔:1400-1600m
品种:S795 Jember
处理方式:日晒蜜处理

玻利维亚瓦利基庄园可可日晒爪哇
Bolivia Waliki Coco Natural Java
咖啡产区:拉巴斯La Paz
种植海拔:1600米
咖啡品种:爪哇 Java
处理方式:可可日晒处理 Coco natural

象豆(Maragogype)
象豆是阿拉比卡最知名的变种豆。在巴西Bahia名为Maragogype的地方被发现,豆体比一般阿拉比卡至少大三倍,因而有象豆之称。口感很温和带有微微酸甜。1870年最先在巴西东北部Bahia州的Maragogype产豆区发现,象豆在低海拔区风味差,但高海拔风味较佳、酸味温和、甜香宜人。


波旁(Bourbon)
是铁皮卡突变而来的品种,与铁皮卡同为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咖啡品种之一,波旁生豆的外形较圆且偏小,从埃塞俄比亚西南部流传到也门后,豆形从瘦尖变成圆身,颗粒变得比较大且厚实,前街对不同海拔的生豆进行对比发现,低海拔种植出来的生豆比高海拔地区的生豆较薄一些。1715年,法国移植也门摩卡的圆身豆到非洲东岸的波旁岛(法国大革命后改称留尼旺岛Reunion)后才起名波旁。

波旁具有复杂的酸度,焦糖的甜味,风味较为平衡。波旁成熟后的果实颜色有红色、黄色及粉色,根据成熟后的咖啡果实的颜色称为红波旁、黄波旁和粉红波旁,红波旁最为常见,前街咖啡的巴西口粮豆的咖啡品种就是为红波旁。波旁虽然比铁皮卡产量高,但是也极易受叶锈病、浆果病及线虫侵染。
产区:巴西 南米纳斯
海拔:1000米
品种:红波旁
处理方式:半日晒

前街咖啡布隆迪非洲之心咖啡豆
产区:路透纳镇
海拔:1400-1700米
品种:波旁
处理方式:水洗处理

黄波旁
黄波旁的果实成熟后呈现黄色,最早发现是在1930年的巴西。黄波旁是由结红色果实的波旁种与一个称作“Amerelo de Botocatu”(1871年圣保罗洲发现)的结黄色果实的铁皮卡变种杂交后突变而来。因其产量较低,不耐风雨,未被广泛种植,但是种植在高海拔地区时,会有极佳的风味表现。

例如前街咖啡的巴西皇后庄园黄波旁呈现的风味是甜美柔畅的果实甜感,明显的坚果风味,均衡柔顺的酸度,苦感微弱干净,含有浓郁的巧克力香气和坚果风味,口感明亮清爽。
产区:巴西 摩吉安娜
海拔:1000-1950米
品种:黄波旁
处理方式:半日晒

粉红波旁的咖啡果成熟后呈现粉红色,属于十分稀有的新品种,它是由红波旁和黄波旁杂交培育而成的。之所以说粉波旁是稀有品种,是因为咖啡果实的颜色最终是由花粉粒里面的隐性基因所决定。在选定的要进行杂交的花粉粒中,既有倾向黄波旁的黄色基因也有倾向红波旁的红色基因,而这些都属于隐性基因,非常容易相互干扰。在刚开始的时候是和其他波旁,卡杜拉混种在一起的,后来才单独采摘,单独处理,目前主要种植在哥伦比亚和危地马拉。

前街的豆单上就有一款粉红波旁,是来自哥伦比亚伊莎贝拉咖啡,整体风味比较偏向柑橘、花香、蜂蜜、莓果风味。
产区:哥伦比亚 蕙兰
海拔:1760米
品种:粉红波旁
处理方式:半水洗

尖身波旁(Bourbon Pointu)
1810年在波旁岛发现,尖身波旁的咖啡树相对较矮小,结出来的咖啡果呈尖身状,豆形狭长,两端是尖的,而原生种波旁则豆体较短,轮廓略似椭圆形,又加上它的咖啡因仅是普通阿拉比卡咖啡的一半,被称为尖身波旁或者天然低因咖啡,尖身波旁易染病,产量低,所以当地农民不愿种植,几乎濒临灭绝。在2000年前,尖身波旁只存在于波旁岛,之后才在哥伦比亚和萨尔瓦多试种成功。

肯尼亚的SL-28、SL-34
斯科特实验室选择了42棵不同产地的品种,并对其产量、质量以及抗旱性和抗病性进行了研究。SL28以及SL34如今占据肯尼亚咖啡产量的多数,相对而言,SL-34更高产且种植海拔要求稍低,而SL28品种适合中高海拔地区,具有抗旱能力,但对咖啡的主要病害很敏感。在肯尼亚的许多地方都有SL28,即使已经60-80树龄,仍然很高产。近年来的基因测试也证实SL28品种的基因群组更接近波旁,而SL34品种的基因组更接近铁皮卡。

前街发现,SL28品种咖啡豆的豆貌接近波旁品种,圆身厚实。而SL34接近铁皮卡豆貌的豆子,豆身俢长,呈椭圆状,侧面看起来比较扁。SL28和SL34两个品种风味相似,都是复杂多变的莓果类酸质以及焦糖甜感尾韵。SL34相较于SL28会带有更重的口感,酸质更倾向于黑莓等莓果,整体酸甜平衡,带有焦糖尾韵。
产区:肯尼亚锡卡Thika
处理厂:Asali蜂蜜处理厂
海拔:1550—1750米
分级:AA TOP
品种SL28, SL34
处理法:肯尼亚72小时水洗

前街咖啡肯尼亚撒西尼庄园咖啡豆
产地:基安布产区
庄园:撒西尼庄园
海拔:1650米
等级: AA
品种:SL28、SL34
处理方式:水洗处理

帕卡斯(Pacas)
帕卡斯是波旁的自然变种,最早是在1949年萨尔瓦多Santa Ana产区的帕卡斯家族所发现,1974年,洪都拉斯咖啡研究所引进了帕卡斯并在洪都拉斯种植。帕卡斯和卡杜拉的外形较为相似,豆身较圆、细长外形,但从侧面上看,帕卡斯比波旁薄一些。帕卡斯种的咖啡植物形态更小,可以种植得更紧密,产量也比原生波旁要高。

产区:洪都拉斯 马莎瓜拉
庄园:莫卡庄园
海拔:1500-1700米
品种:卡杜拉、卡杜艾、帕卡斯
处理方式:精致水洗威士忌酒桶发酵

卡杜拉(Caturra)
卡杜拉是波旁的一个单基因变种,所以它的外形和波旁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卡杜拉种的尾端部分会比波旁更弯一些,圆而细长是它主要的外形特征。于1937年在巴西被人们发现,产能与抗病力均比波旁佳,且树株较矮,方便采收。它的风味较佳,更重要的是适应力超强,不需要遮荫树,所以也称为曝晒咖啡(Sun Coffee),能适应高密度栽种。卡杜拉适合种植在700米的低海拔至1700米的高海拔区,适应力很强,但海拔越高风味会越好,产量也会相对减少。

产区:蕙兰 艾斯维多加汀农场
海拔:1800m
品种:卡杜拉
处理方式:厌氧日晒处理

前街咖啡哥伦比亚玫瑰谷咖啡豆
产区:桑坦德产区
庄园:大树庄园
海拔:1700m
品种:卡杜拉
处理方式:厌氧酵素水洗

新世界(Mundo Novo)
新世界是波旁与苏门答腊铁皮卡自然杂交的结果,最早1943年在巴西圣保罗的蒂特米尼罗斯发现。新世界最初种植在新世界市,也就是现在的乌鲁佩斯(Urupês)。新世界也传播到了其他国家,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并未能在当地广泛种植。新世界咖啡树植株高大,叶尖颜色是绿色或是棕色,咖啡豆的整体豆形偏圆,颗粒较大。
卡杜艾(Catuai)
卡杜艾是新世界与卡杜拉的混血,所以有着卡杜拉的细长圆身及新世界的扁平形状,可谓是混二代。它继承了卡杜拉树身低的优点,结果扎实,遇强风吹拂不易掉落。但是它的整体风味比卡杜拉单调,卡杜艾也有红果、黄果之别,卡杜艾、卡杜拉、新世界、波旁并列为巴西四大主力咖啡品种。

卡杜艾在其他国家也有广泛的种植,比如洪都拉斯的卡杜艾占了近一半的种植面积。在哥斯达黎加也有种植卡杜艾。1970年卡杜艾被引进危地马拉,现在占全国产量的20%左右。
产区:哥斯达黎加 塔拉珠
庄园:卡内特庄园
处理法:葡萄干蜜处理
品种:黄卡杜拉
海拔:1900m

前街咖啡哥斯达黎加音乐家系列·贝多芬咖啡豆
产区:哥斯达黎加 塔拉珠
庄园:卡内特庄园
处理法:水洗处理
品种:黄卡杜艾
海拔:1900m

前街咖啡 哥斯达黎加音乐家系列 莫扎特咖啡豆
产区:哥斯达黎加 塔拉珠
庄园:卡内特庄园
处理方式:葡萄干厌氧蜜处理
海拔:1980米
品种:卡杜拉、卡杜艾

提姆(Timor)
是在东帝汶发现的自然混血品种,是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的杂交种。染色体44条,较接近阿拉比卡;但风味平淡无奇,提姆的酸味低,缺少特色,常用它来做低成本的配方豆。
卡蒂姆(Catimor)
1 959年,葡萄牙人将巴西卡杜拉与提姆混血,培育出抗病能力与产量能力都超级强的混二代卡蒂姆。它的生豆大而厚实,尾端的部分比较细长。为了改善卡蒂姆杯测不佳的恶评,近年来各国植物学家再回过头以阿拉比卡与卡蒂姆多代交互配种,试图降低罗豆血统。

海拔:1200米
品种:卡蒂姆
处理方式:水洗

瑰夏(Geisha)
瑰夏来源于埃塞俄比亚瑰夏山,1963年从哥斯达黎加引进至巴拿马,但因产能低,没有农家愿意种植,巴拿马是主要生产瑰夏咖啡的国家。
瑰夏是埃塞俄比亚瑰夏地区的阿拉比卡原生变异种,豆型较大,是巴拿马特有的咖啡品种。在1931-1932年,分别以Abyssinian及瑰夏的名称进口至肯尼亚。1936年,肯尼亚将收成的瑰夏种子拿到乌干达及坦桑尼亚种植。1953年7月,坦桑尼亚将子代树株送到哥斯达黎加,母株留在自己国家。1960年,巴拿马正式培育瑰夏。


瑰夏树瘦高(可达4.5公尺),枝叶开展,叶片长,绿色及红色,结实晚。耐叶锈病、易感浆果病及线虫,果实中小,产量中下。巴拿马瑰夏风味很独特,高海拔地区生产的豆子香气佳,余韵甜且干净有特色,带有茉莉花香及水蜜桃香,果实酸味明亮,口感非常柔顺。
产区:巴拿马波奎特
庄园:翡翠庄园
海拔:1600-1800米
品种:瑰夏
处理方式:日晒

前街咖啡 翡翠庄园 绿标瑰夏咖啡豆
产区:巴拿马波奎特
庄园:翡翠庄园
海拔:1600-1800米
品种:瑰夏
处理方式:水洗处理

前街咖啡 翡翠庄园 蓝标瑰夏咖啡豆
产区:巴拿马波奎特
庄园:翡翠庄园
海拔:1400-1500米
品种:瑰夏
处理方式:水洗处理

更多精品咖啡豆请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号:kaixinguoguo0925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7-11-17 14:31:38